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中国父母的梦想

中国父母的梦想
 
  一百年前,许多学子走出封闭的中国,远渡重洋,他们并不是去学西方的“点金术”,而是致力于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文明。先人的理想让人景仰。时至今日,我们不再有“文明的理想”,赚钱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狂欢式的梦想盛宴。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落后呢?
 
  老B是做水产生意的,就是承包农村的一些水库,初春投放鱼苗,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来年捕捞上来卖。辛苦一年,利润其实也微薄。
 
  最近老B在张罗儿子出国留学一事。儿子说要去德国,老B坚决反对。后来儿子改口说要去英国,老B还是反对。前几天,老B与我探讨此事,他认为欧洲各国让人“提不起精神”,那里的人很颓废。我被他说得莫名其妙,不知欧洲各国的人怎么就“颓废”了。老B问我知不知道“欧债危机”,没容我回答,他就自顾自地说开了。他认为“欧债危机”就是因为欧洲人懒造成的,他们不知道赚钱,就知道花钱;不知道吃苦,就知道享受。国家债务越来越多,就说出现危机了。
 
  老B版的“欧债危机”原因与现实版的“欧债危机”原因有别,但我觉得老B的解读有点意思。
 
  一个养鱼的,去研究“欧债危机”,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鲜活例证。不过,这种让人操心的事情还是让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去对付吧,但老B的迫切愿望,我们不得不审视。
 
  老B省吃俭用送儿子出国最大的目的,自然不仅只是“镀金”。他一个养鱼的,也不想儿子将来子承父业,而是想让儿子出国学些赚钱的本领。但老B发现欧洲人喜欢享受,不喜欢赚钱,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赚钱,这不仅仅是老B的梦想,更是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中国父母的梦想。
 
  几十年前,中国人去西方国家,不适应他们快速的生活节奏;几十年后,西方人来到中国,惊异地发现,中国也没有慢生活了。
 
  一位留学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在微博里留言:在德国大学里,学生们聚在一起谈的是旅游、摄影、社交和咖啡,但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学生聚在一起,谈得最多的是回国后,要办怎样的公司,要赚多少钱。德国教授觉得不可思议,认为中国人现在并不缺钱,但来自中国的学生几乎是“批量生产”的,他们的梦想就是赚更多的钱。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说,中国人走出国门寻找资源的狂热已经持续了近20年,这种狂热使得中国的生意遍布全球。把熊猫这种每天用16个小时来啃竹子的动物作为中国的国家象征是再合适不过了,中国就像一只活力十足的熊猫,时刻担忧着自己下一顿的竹子该去哪儿找。
 
  这是一种中国普遍的社会心理,对于金钱的渴望,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留学西洋”原来的意义,“师夷长技”演变为“师夷赚钱技”。把孩子送到国外,很多父母所想到的并不是让孩子接受西方先进文明的熏陶,培养他们对待生活、对待生命的态度,而是能不能学到“点金术”。
 
  且看一些媒体对于“新一代富翁”的宣传,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百度的李彦宏等等,媒体认为是他们的留学背景帮了他们的大忙,他们是在国外学到了如何抓住获取财富的机遇。
 
  谁都无法否认榜样的力量。中国的父母相信他们的子女在国外或许会发现一个个赚钱的机遇,获得某种能力,荣归故里后,会成为张朝阳第二,或是李彦宏第二。
 
  事实上,中国国门洞开之后,全球资讯的分享实现了实时同步,十几年前的“知识盈余”经济已经式微,这种所谓的“国外有,国内还没有,如果国内有必将赚大钱”的思维不太管用了。如果父母们让孩子出国是想学“点金术”的话,恐怕失望要比希望多得多。


    作品集关于教育的文章 关于孩子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