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价值观让我们安身立命(2)
时间:2021-03-13 作者:临江仙 点击:次
爸爸妈妈在青年时期真正体会过什么叫“知識改变命运”。在我父母的青春记忆里,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百废待兴、充满生机的年代。他们很喜欢唱的一首歌,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我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转眼恢复高考四十年了,生长在一个笃信知识的家庭,我很幸运地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却在自己的青年时期遭遇了知识不再是能够支撑你奋力前行的力量的年代。
记得刚买房时,贷款经理给我打电话,劈头盖脸地说:“你的工资太低了,像你这种水平就属于社会低收入人群。你爸妈收入也太低,而且快退休了,我们觉得你们没有能力偿还贷款。”也许她陈述的是一个客观事实,对我而言,这段话之所以难忘,除了说话人傲慢的态度,还因为它激起了我心中的悲凉:这个时代并不尊重知识,它尊重钱。
硕士室友在上海最好的中学教书。有一次她给我打电话,十分无奈地说学生们正在进行文理分科。学校根据历年高考成绩,计算出能够使学校取得高考最好战绩的文理科学生比例,要求班主任去做学生的工作,把那些选理科多出来的学生劝到文科去。
是啊,我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追求利益,我们漠视兴趣。可随之而来的是学校里越来越迷茫的学生和社会上越来越迷茫的如我这般的青年。怪不得我的学生大一、大二的时候总是告诉我,他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为什么选这个专业,大三的时候又总是问我:“老师,你说我是应该考研,还是出国,还是找工作呢?”可是你的人生怎么能问我呢?同时我发现不少青年学生的心思早已不在读书上了,因为他们在青年时期就经历着票子和房子改变命运的时代。怪不得我的学生入校选专业时,重就业而轻兴趣;毕业找工作时,又重薪水而轻专业。我不知道这样的受益者会怎样教导他们的子女。等到他们的子女也长成青年的时候,人们又会相信什么、希望自己去往何方?
如果我们去查“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这两句话的出处,就会发现其中微妙的差异。“知识改变命运”是李嘉诚说的,而“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说的。前者只是一个方法论,后者才是一种价值观。李嘉诚说过很多名言,大部分都是改变命运的方法。培根也有很多名言,随便列几条:“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所以,如果你觉得上清华只是为了买学区房,买学区房只是为了上清华,那么“太傻太年轻”的你,只是找到了一个方法论,并没有拥有一种价值观。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里写道,“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乐”,因为“向着高处挣扎本身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你信吗?
写这篇文章时,一个同事问我在写什么。我问了他一句废话,我说学区房都买不起了,你还相信知识吗?作为一个经常在凌晨才走出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他回答:“相信知识,但不要相信知识经济。”这个答案清醒而睿智。
随着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条新闻火起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段子。有一个段子是这样的:“打车到清华,车上聊某人前几年就买房了,真是人生赢家。开出租车的大爷默默听了很久后说,我家拆迁分了几套房,但我就是一开车的,你们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你们清华、北大毕业,人生目标就是在北京买套房,而不是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那这个国家真的没有希望了。”
起初我觉得这个段子真的很好笑。仓廪实才能知礼节,衣食足才能知荣辱,没有苟且哪来的诗和远方?我房子都买不起了还思考国家的未来?可是再想一遍,我觉得这个大爷是对的。他不是一个“短视”者,他知道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是中国文化里的大丈夫。如果没有一种价值观能让中国人安身立命,才是真正失掉希望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