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总结点写作技巧(5)

(2)多故事交织:
1.主角生活的主线剧情与配角生活的支线剧情交织。
2.主角穿插到各个配角的生活中,使主线剧情和支线剧情融合,既像主线剧情,又像支线剧情。
3.同时存在多个故事,且这多个故事地位平等,没有主线和支线之分。要么交替变换(故事一、故事二、故事一),要么合二为一:开始看似讲述两批人的两个无关故事,后来两批人相识,并融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故事。
4.故事里的故事:故事中的男主角就是小说作家,这样故事(主线剧情)里又有男主角写的故事(支线剧情)。
5.两代人的故事:这两代人不一定是父子,也可以是学哥学妹。
 
十三、悬疑和反转
(1)设置悬疑,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1.从悬疑到真相:先设置悬疑,吸引读者的好奇心,逐渐揭开谜团。
2.从真相到悬疑:先说真相,然后回忆悬疑到真相的解谜过程。
3.半真相:先把真相说一半,留有悬疑,要想知道真相的另一半,就要继续阅读。或者先把最终结果说一半,而另外一半的最终结果,剧情的当前阶段还无法确定下来,要等剧情发展到最后,才能确定下来。
 
(2)剧情反转,给读者惊奇
卓别林有句名言:“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
编剧时,要让读者意想不到,就要先要迷惑和误导读者,让读者偏离真相,然后再说出真相,让剧情大反转。
作者刻意迷惑读者,并把读者向错误认知的方向引导,然后剧情忽然大转折,产生真相。读者这才知道,之前被作者迷惑,并刻意引导到错误的认知。作者也可以设置一个配角,说一些话,刻意迷惑主角,这样也就迷惑了读者。
故事开始时,有的反面角色被读者当成正面角色,而正面角色却被误会成反面角色,这就是一种迷惑。故事发展到一定程度,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大反转。
意料之外,但要在情理之中,不要荒诞。
 
十四、悲剧
两个学生相爱了,哪一种是最美好的爱情?第一种:轻易就得到她,然后在一起生活。第二种:女孩父母搬家到外地,男孩每到周末放假,就坐着火车去看她,两人经过很多艰辛,最终走到一起。第二种才是最美好的爱情,而第一种爱情,轻易得到就不知珍惜,爱着爱着就淡了。可见真正的美好和苦难是关联的,这就是悲剧的作用。
很多事物是相对而言的,有了差异对比,才能深刻体会和珍惜。例如经历人生的寒冷,才能深刻体会和珍惜人生的温暖。难以得到和容易失去,才懂得拥有的可贵,并珍惜拥有。
危难可以考验人心,因为患难见真情。自己人生得意时,身边总是一群朋友,但是此时不知朋友对自己的情谊是为了巴结利用,还是真心真意的。只有当自己患难而贫困潦倒时,才能看清谁会留在身边,谁早早就跑了。很多女孩嫁给男孩是为了钱,是为了过日子,而不是因为痴情,所以古人云:“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而真正的爱情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表现一个角色好,不是光靠作者说他是一个好人,而要用角色的行动来体现他是个好人,“患难见真情”就是个好机会。
诱惑也可以考验人心。例如在诱惑面前,选择所爱的人,而舍弃巨大的利益。
危难还可以激发情感。例如男孩看到所爱的女孩跟别人亲密,受了刺激,爱就变得很强烈。原本不敢表白,现在鼓起勇气去表白。
不要有抑制人物情感的悲剧,因为角色失去情感,小说就没法抒发情感了。可以有悲剧,是角色精神上能承受住的。
疾病的悲剧:所爱的人,得了心脏病或癌症,不久会死去。得知自己得了绝症,不告诉所爱的人,而要和她断绝爱情关系,以免爱下去会更痛。要学会写临死之人的心情。
自然灾害的悲剧:车祸、地震、孤儿和孤儿院。
 
十五、真实与奇幻
小说要有融入感,就是身临其境,把自己想成主角。如果写古代,或者奇幻,太脱离现实,就无法融入进去。所以小说要源于现实,但又要超脱于现实。就是吸取现实中美好的方面,抛弃现实中不美好的方面,并添加作者创造的美好方面。
古典、战争、奇幻使读者难以融入小说中,太多巧合,夸张,不合理,也会使读者难以融入在小说中。
 
怎样既写奇幻,又不超脱于现实?
第一,梦境,戏中戏(故事中主角写的奇幻故事),主角的话剧演出。
作者写主角睡醒了,其实还在梦里,但是读者不知道,最后主角真醒了,读者才知道刚才的内容是梦。主角做梦时,作者可以暗示读者主角在梦境。例如故事中随机数字却是规律的,且反复出现。
作者描写了一段惊奇的内容,读者后来才知道原来描写的是主角的梦境,或主角演出的话剧。
做梦可以暗示。例如梦中的迷雾和迷路,表示主角内心的迷茫。
第二,写都市传说,但最后表明那只是传说或误会,不是真的,那就不算迷信。
 
十六、重复出现和对比
有些小说,故事结束的场景和故事开始的场景一样(重复出现),表现人生的道路上,走了一圈又回来了。
同样的事,再次出现,但有不同,不同的方面形成前后对比,令人感慨。例如:故地重游,物是人非,风景依旧没变,但是人老了。
 
一个人,通过前后对比,能体现这个人改变了多少。例如一件事,以前不敢做,现在敢做了,这种对比,来体现进步。
人生的温暖与寒冷是相对而言的,体会了人生的寒冷,对比中,才能够体会人生的温暖。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例如:正面角色开始很落魄,后来很荣耀,而反面角色开始很荣耀,后来很落魄。强烈的对比效果,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对比就像玩过山车,高低落差越大,越刺激人心。
 
十七、以小见大
有些小细节能反映大问题,所以细节不代表真的小。
例如:有人送主角一把小椅子,这样写来体现主角穷,连把椅子都要人施舍。再接着写主角家里只有十几平方米,没有地方放置这个小椅子,只好还回去,又一次用椅子体现了主角的穷。读者就会想:为什么主角这么穷,因为主角卖掉了自己原来的大房子,省吃俭用给妹妹治病,体现主角的伟大。
 
十八、借指和暗示
(1)借指:
男主角暗恋女主角,男主角给女主角讲他朋友的求爱故事,其实指的就是男主角自己,男主角问女主角:“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女孩,你愿意接受那个男孩吗?”
女主角的名字和某个物体的叫法一样,男主角说喜欢那个物体,来借指(象征)喜欢女主角。
(2)暗示:
一个事情,不直接说明结果,但可以推理出结果。至于推理出什么样的结果,可以在之前的内容中,以伏笔的形式提示读者。
前面可以设置一个伏笔,用于说明如果一件事发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然后男主角就发生了这样的事,那么读者根据之前的伏笔,就可以推理出结果。
例如:男配角考试不及格,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随后男主角看了成绩,发现自己也不及格,那么不用写后果,读者也知道男主角也要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那么配角的遭遇就是伏笔。
 
十九、小说、剧本、散文的区别
小说与剧本的区别:
(1)剧本写的是影片中能直接制作出来的东西。
小说中,抽象概括和心理描写无法直接制作成影片,需要先转化成人物语言的形式。
(2)剧本按场景划分,每个场景出现的内容不要太少,而小说不用按场景划分。
(3)人称的区别:剧本只有第三人称,而小说有第三人称的,也有第一人称的。
(4)格式的区别:剧本的人物说话,每次都要写清名字,说话内容不用加引号。而小说不需要每次都写说话人的名字,主要靠读者根据上下文,体会谁在说话,说话内容要加引号。
 
小说与散文的区别:
(1)创作小说和剧本时,作者脑海中是具体的影像画面,而不是散文那样文学式的抽象思维。
(2)小说和剧本中,人物说话要自然的口语化,用语要清楚具体,而不是散文中渲染式的文学修辞手法和书面化的语言。
(3)散文说一件事,是为了体现一个道理或见解,而小说和剧本是为了表现生活情感。
 
二十、修辞手法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的比喻词很明显:像、好像、仿佛、似、好似、似的、如、宛如、犹如、如同。
2.暗喻的比喻词不明显:是、成为、变成、成了。
例如:“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3.借喻直接省略比喻词:
例如:“飞跃的羚羊,勇夺金牌。”飞跃的羚羊指田径运动员。
(2)借代:用一个事物的局部来代替整个事物。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借代不含比喻关系,而且比喻强调的是“喻”,而借代强调的是“代”。
例如:一个人被称为“小红帽”,是用她所戴的小红帽来表示她整个人,并不是想要把她比喻成帽子。
(3)拟人:用人的特征来表现物,把物说的像人。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4)拟物:用物的特征来表现人,把人说的像物。
例如:“那个女孩的腰,胖的像个水桶。”
(5)夸张:扩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
例如:“班里静的连掉根针都能听见。”
(6)对比:把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从而突出不同点或相同点。 
例如:“青年是朝阳,老年是夕阳。”
(7)衬托: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例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8)排比:结构一致,意思相关的并列句。
例如:“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9)对偶:结构一致,意思相对或相反。
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的平行排列,而对偶只限于两个句子。而且排比句中,每句话的开头常有词语重复出现,而对偶句没有。古诗和对联,一般都是对偶句。


作品集阿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