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筹事件:让生意的归生意,公益的归公益
时间:2019-12-08 作者:任冠青 点击:次
12月5日晚,水滴筹创始人兼CEO沈鹏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封公开信——《水滴筹欢迎大众的监督,希望重新赢得信任》,希望在“行业科学、有效的监管和约束下取得长远发展”,并表示“再管不好,我愿把水滴筹交给相关公益组织! ”
上周末,媒体曝光水滴筹志愿者存在扫楼式筹款、刷单等行为,引发了公众质疑。而在沈鹏的这一回应中,特别提到了公众对水滴筹的一个误解,那就是常常把它理解成慈善公益组织。对此,沈鹏称水滴筹的本质其实是“一个免费的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工具”。
这一强调看似“闲来之笔”,其实恰恰体现了水滴公司在“公益”与“生意”场域之间过于灵活的角色变换。事实上,正是这两个角色间不当的联动和渗透,才造成了水滴公司近年来的一系列困境。
水滴公司成立于2016年,拥有水滴互助、水滴筹和水滴保三条主要业务线。2017年5月,水滴公司获得保险经纪牌照,入局保险业。2019年6月,水滴公司拿到10亿元C轮融资。人们之所以会常常对水滴公司产生公益组织的“幻觉”,是因为其旗下的水滴筹业务最常进入公众视野,并以协助众筹、大病救助等为主业,通过社交媒体等途径实现海量传播。水滴筹并不收取筹款人服务费,同时还帮用户承担了支付渠道手续费。这一造福社会的初衷和行动,也是沈鹏愿意称它为“社会企业”的原因。
不过,在公益的温情面貌之外,它其实并不是非营利组织,而且背负着不小的营收压力。水滴公司不仅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又要注意规避难以预测的风险;既要让市场买账,又要让投资人满意。本来,作为一家企业,通过合法经营获取利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公众之所以会对水滴筹扫楼式筹款产生反感,是因为其“用公益做生意”的嫌疑。
有志愿者指出,刷单、地推是为了“占市场”,并指出每单最高提成可以拿到150元;还有志愿者一边推水滴筹,一边卖保险。这些行为,都模糊着公益与生意之间的界限。据《第一财经》报道,今年沈鹏曾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及水滴公司“每个捐款用户的平均获客成本只有3毛钱”。水滴筹数亿人次的赠与量,正成为水滴公司获利的重要资源。
问题在于,这样的导流方式并非以互利为前提,它正稀释着水滴筹做公益的诚意,也让水滴公司的生意变得没那么光明正大。水滴筹本来是一个基于现实需求的平台,它面向因大病缺乏支付能力的人,为其提供向互联网寻求帮助的渠道。可是,刷单、扫楼等方式,正产生着虚幻的慈善泡沫,掩盖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同时,在水滴筹页面中,也会频繁弹出水滴互助和水滴保等营利项目的界面。许多人明明是为献爱心而来的,却意外成为商业机构“捕捉”的对象。可以说,这种野蛮、粗暴的导流方式,是以损耗公众信任为代价的。
当然,我们无法断定水滴筹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公众的善意,让公益为生意服务。可是,警惕这一倾向却是极为必要的。这些年,有太多公司打着“公益”的幌子,呈现出“变色龙”般的状态。一方面,它们在大众视野中打造出有情怀的“人设”,在遭遇舆论危机时则以初衷为由寻求原谅;另一方面,它们转身用吸引来的眼球和流量,在资本市场追逐利益。
正如沈鹏所说,要想做一个社会企业,“有效地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并不容易。可是在分析好不好做之前,我们也许应该首先问一句:这究竟是不是一个社会企业?
当然,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个企业是否仍以公益为其底色。它是否真正做到了,让生意的归生意,公益的归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