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情感驿站 >

感谢《致敬都吉台》

 
       承蒙焦金华先生对《都吉台的丰碑》一文的厚爱,并专门为其写下了评论文章《致敬都吉台》。
     《致敬都吉台》尽管篇幅不长,但字里行间却透出了金华先生渊博的文史知识、深厚的文学功底、娴熟的评论技巧。读此评论,不仅使人进一步领略了都吉台、诸冯、昌城、常旺铺乃至诸城历史脉络链条上多个重要支点的来龙去脉,而且以其语言的洗炼、结构的精彩和文字的严谨与文学评论的驾轻就熟,使文章彰显着作者语言、文字和文学知识不同凡响的灵气,读来无不令人耳目一新,荡气回肠。
     《致敬都吉台》既是一篇精伦的美评,更是一篇优雅的散文。诚然,除了对我本人的过誉之词,我深感愧疚和汗颜之外,最为关键的是金华先生用精准的文字和简洁的语言表露出了深层的含义:首先是作者对诸城悠久历史文化的深情热爱;其次是对乡村振兴文化先行重大意义的深刻理解;第三是对都吉台的心仪良久和对都吉台村老支部书记的敬仰告白。
      文字是具有温度的,文章是承载情感的。从《致敬都吉台》的字斟句酌中,我深切感受到了金华先生对我、对赵振东、对都吉台的关爱与热忱。为此,我将金华先生的《致敬都吉台》先在《美篇》平台转发,并在《都吉台的丰碑》成书付梓时予以转载。感谢金华先生,感谢金华先生对赵振东的致敬,感谢金华先生对都吉台的致敬,感谢金华先生的《致敬都吉台》!
 
 
   致 敬 都 吉 台
 
      焦 金 华
 
      赵顺年先生是从文化沃土——诸城市石桥子镇都吉台村走出去的文化名人、作家。曾主政潍坊市文联八年的他,在行政事务繁忙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创作出了一系列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并见诸报刊之端。近年来,赵顺年先生又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和浓郁的笔墨之香,将历史与现实、过去与当下密切契合,撰写了大量的记忆文学和影视文学作品,令人读后如身临其境,感慨不已,甚至唏嘘泪目。
      最近有幸拜读了赵先生的大作《都吉台的丰碑》,不禁为他严谨详实的史料索引和文献考证所折服,更为他倾注笔端的家乡情结与人文情怀所动容,尤其是他对都吉台村老支部书记赵振东的深情所感动。
      没有深厚的的家乡情结,没有宽阔的人文情怀,没有对老书记的无限深情,《都吉台的丰碑》那样令人感动和催人泪下的美文是写不出来的!
      出于从事文博工作的惯性思维和职业敏感,对文化宝地都吉台再次投去关注探寻的目光。 
      都吉台是诸城古老历史遗存的一座敦实厚重的文化地标,不论怎么演变,在诸城历史脉络链条上重要支点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凸显。如果要探究诸城久远的历史文化,都吉台更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为此,笔者另辟新径,从地名学、训诂学的角度,对都吉台的历史变迁做了一些浅显的考证与推演。 
      诸城城区西北有常旺铺村,推理从“昌王堡”演变而来。城区东北有昌城村,传为古昌王城,曾发现古城遗址,文献追溯至汉代建平昌国。
      昌城与诸冯(虞舜出生地)两村隔潍河相望,潍河因历山阻挡东切,形成大拐弯,两地象是卦图中相推转呼应的两个眼,宛如又像黄帝按地图(卦图)分封给其子昌意的封邦。当时,历朝历代区划沿革调整,均添加“平、镇、都”等字,彰显征伐讨伐之意。如“平昌”(今都吉台),属西汉刘卬所建。若添加“国、城、邑”等字,是客气用法,实为由讨伐转为正统管理。 
      不难看出,经过如此简单的梳理,对都吉台这个地名的解读得以拓展深化,也可算是对《都吉台的丰碑》一文史料考证的补充、延伸和呼应。 
      据考证,都吉台是龙山文化遗址,都吉台村因此成为当地历史文化名村。绵延不断的文化传承、文化记忆已渗入都吉台人的血脉,进而融入灵魂。应该说,不可复制的文化符号、文化标签是都吉台村独特的金子招牌,亟待做大做强做优。守正创新,把悠久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是都吉台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穿越时空,把沉睡几千年的都吉台唤醒,使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动”起来、“活”起来,将承载的沧桑厚重以鲜活的形式抵达人们的心灵,这是几代都吉台人的梦想和期冀,更是他们坚苦卓绝努力奋斗的目标。 
乡村要振兴,文化当先行。保护乡土文化必须留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愁不是为了减缓城镇化进程,也不是为了回到从前农耕文明最鼎盛的状态。
      城镇化与乡愁,是一对命运共同体,在互动***同发展,不是有我无他,也不是有他无我,更不能互相取代。
      城镇要有城镇的繁华喧嚣,乡村也要有乡村的宁静温情。
      国人讲恒常不变的道,也讲因时而变的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都吉台人传承文化基因,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深入挖掘历史遗产和文化内涵,奋力打造培育特色文化村庄,必将在新一轮乡村振兴大潮中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舜帝故里的诸城是古代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中,东国名地诸城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诸城的存在越来越被史学界、考古学界广泛认知。
      远去了鼓角争鸣,作为故城遗址的都吉台,已然是本地民众的福祉和骄傲,也是诸城文明史的见证和缩影。 
      《都吉台的丰碑》以丰厚饱满的文史知识、散文化的风格笔调,全景式地展示了都吉台的前世今生。读后,一幅宏达壮阔的历史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感慨系之,写下这些不敢叫评论的文字。 
      “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最后斗胆借用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曹丕的这句话,谨向赵顺年先生致敬,向都吉台村的老书记赵振东致敬,向心仪的都吉台致敬! 
 
   二〇一九年秋冬之交于诸城


    作品集顺年文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