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试图为动物谋福利的人,爱得并不完美(2)
时间:2019-01-12 作者:宋金波 点击:次
在传媒业高度发达的21世纪,现代都市人要看到许多珍稀动物的形象,已没那么难。尽管动物园对于科研、公众教育来说,仍然与博物馆、自然保护区等一道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世界各国的动物园及水族馆每年还在迎接全球约十分之一的人口,但是,对很多传统圈养动物园来说,它们的功能必须从传统的博览展出、满足游客单纯的猎奇心理转变,动物的饲养繁育条件也必须跟得上时代发展。由于交通条件的飞速改善,对于是否需要那么多动物园,已有或新建的动物园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标准,讨论空间已经打开。并且,这不是一个单纯靠市场机制就能优化的领域。
问题可以提出、讨论,也因为人类对动物的态度,是一个整体。人类对野生状态下的动物、动物园里的动物、家养的宠物,其情感是有共通的。在中国,人们对宠物的关爱和情感,已经在主流社会里获得了强大根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态度,近些年也突飞猛进。那么,在同样的伦理尺度下,一些圈养动物园的存在与否,为什么不能讨论呢?
(三)
我不认为这样的讨论中一定有一方会完败。
英国知名哲学普及畅销书作家朱利安·巴吉尼在《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一书里,
讲过一头猪的故事。他认识一位前养猪户,被一头白肩猪的表现惊到,最终成为一名素食者。这头让人立刻想到“特立独行”四个字的猪,总能想方设法拱开每一扇门逃逸,甚至能把人们为了对付它特制的螺丝锁的螺丝卸下来,而且,它总是“只把自己放出去,把其他猪都挡住”。
可是不远庖厨的哲学家在全程观察了猪的屠宰过程后,仍然坚定认为屠宰给动物提供了更多福利,进一步的结论是,他应该吃更多的肉,以求为动物们谋求更多福利。他甚至不断嘲讽那些素食主义者在吃奶酪时,无视养牛场同时总有小牛被屠宰的事实,强调野外生存的动物会遭遇更多苦难。
他的很多想法,虽然论点先行,却很难辩驳。一切试图为自己所关注的动物争取福利甚至权利的人们,他们的道德基础和论证逻辑都存在着先天不完备,很容易被反诘出自相矛盾之处。比如,人类在与宠物狗共处的数万年时间里,让它们“乱伦”,强迫杂交,使它们成长为不同的“极不自然”甚至病态的形态,有些宠物犬的种类因此天生残疾,导致短命或受到特定疾病的长期折磨。康拉德·洛伦茨在《人性的退化》中准确地把驯化中的这些倾向定义为“庸俗化”。想一想,这些做法在今天如果应用于人类,就是不可饶恕的种族侵害行为。但是,能在情感上把宠物犬投射为“亲子”的人类,却绝少会觉得其中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但人类难道不是长期如此吗?要知道,臭名昭著的“人类动物园”在1950年代末才彻底消失。在相当长时间里,一部分人类甚至不把另一部分人类当作同类。罗马人看待周边蛮族,甚至有些社会里精英看待群氓,都不比人类对待动物好多少。历史上一向有一些暴君对动物比对人仁慈。
资料图:人类动物园资料图:人类动物园
不同的是,人类最终可以融入另一个社会。但动物,最终只能考验人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将它们视为与自己具有同样(接近)权利的生物,这些权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
我不准备在这篇短文中表明自己在这些老大难问题上的立场并为之辩论。这些问题不仅在逻辑起点上有巨大分歧,也夹杂着难以说服的情绪。我要表达的只是,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问题,应该尽早进入有效的讨论。无论是动物保护主义者、宠物爱好者,或者相反,那些执意维护部分地方特殊食俗的人,偏爱传统动物园的人,都可以平等参与。任何可能的观点都可以提出,各种可能性都在允许讨论的范围之内,各方的利益都被考虑。
在此之前,无论是哪一方,都唯有争取或创造条件,使开放的意见表达成为现实,使不同的意见通过适当的机制安排,比如推动立法,体现于公共管理。这也就意味着,对任何动物福利和权利的争取,其优先性都需要排在人类社会权利的争取之后。如果没有后者,那么通过比如“高速拦车”等激烈行为争取到的特定宠物的“权利”,就显得不那么牢靠,也欠缺道义合法性。就算你说我站在人类中心视角,我也这么认为。
事实上,如果不考虑外星人突然造访的可能,在大部分条件下,人类中心视角不但没有错,还是动物福利的必要条件,在这个问题上,人必须是万物的尺度。我曾经在《动物真的有道德吗?不,人才有》一文中,对此做过阐释。由此而来的显见结论是,人必须认识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争取到作为“人”的权利,才有可能将这种价值和权利投射到其他生物上。否则,对于动物权利单兵突进地过分强调,只能是本末倒置、空中楼阁。
当然,担心老虎“吃土”的王先生的“义举”,不在此列。
(本文原标题《“爱动物”,多少伤害假汝之名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