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赤壁之战的另一种可能(3)

 
鲁肃相当露骨地说出了孙权心中的帝王梦,虽然孙权并未直承其事,但那只是因为他不想在力量不足之际就暴露自己(试想,建安二年匆忙称帝的袁术就迅速成为众矢之的而覆灭,而孙权已故兄长孙策原本就曾屈事袁术),不代表他心里不想。
 
正因此,在“榻上策”之后,尽管张昭这样老臣嫌弃鲁肃“谦下不足”,诋毁他“年少粗疏,未可用”,但孙权却始终看重鲁肃。更能说明这一点是:在赤壁之战获胜后,孙权请诸将迎鲁肃,以礼相待,说我这样“持鞍下马相迎”,是不是给足你面子了?鲁肃答:还不够,等到你“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到时再来征辟我,才算是足够尊荣了。孙权的反应是“抚掌欢笑”。在大战刚结束之际的得意忘形,更可见他们早已有心成就帝业,此时孙权也不再像八年前那样还遮遮掩掩了。
 
史实上的鲁肃,绝非演义中的和事佬画风史实上的鲁肃,绝非演义中的和事佬画风
这里再度显示出这些野心勃勃的少年英雄与老一辈政治人物极大的差异。受《三国演义》小说和京剧中的老生形象影响,世人心中的鲁肃常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但正史记载中,他却是一个“少有壮节,好为奇计”的人物,他那种意气风发的“年少粗疏”被张昭等老臣看不惯,却正投合孙权这位少主的胃口。孙权毕竟是将门之后,骑马射猎时甚至与老虎搏杀,张昭劝谏他不可涉险,孙权虽然歉然说自己“年少虑事不远”,但仍然我行我素。
 
张昭避难江东,并非为了求取功名富贵,也因此,他直至孙权当上皇帝,都是据理力争、直言进谏。有次闹到决裂,不复进见,他事后对孙权说:当初你母亲、兄长并不是把我托付给陛下您,而是把您托付给我的。他说话如此有底气,可见他心目中对孙权始终是以师长自居。周瑜曾在赤壁战前说主降派都是“各顾妻子,挟持私虑”,但至少从张昭来看,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倒不如说,他真诚地相信此时降顺才是对天下百姓、对孙氏更好的选择。
 
其实作出开战决策的孙权本人,才真正是“挟持私虑”。在战前促使孙权下决心的是鲁肃的一番话:“我们降曹都还是照样做官,唯独你降曹无所依归。”换言之,即便投降对天下、百姓、官员而言都是好的,但只要对孙权本人而言是坏的,他也绝对不想接受,毕竟“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对当时的孙权而言有两种不同的恐惧,一是投降后自己地位失落的恐惧,二是面对曹操优势兵力的恐惧;按前者他绝对不可投降,按后者则应当投降,因为战败再降处境更糟。他迟疑不决就是因为两者交战,但鲁肃指出前者是更根本的恐惧,投降将带来毁灭,而周瑜又指出后者不可怕,有取胜机会,于是前一恐惧压倒了后一恐惧,更坚定了孙权抵抗的决心。
 
在赤壁之战二十一年后,孙权称帝,归功于过世多年的周瑜,而奚落当初主降的张昭说:“如张公计,今已乞食矣。”此时他多年的帝王梦已经实现,得意之下忍不住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当初如果降曹,他会落得只能“乞食”,但他当年以老派政治人物无法理解的少年勇气,抛弃了低风险低回报的选项,相反做出了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决策,居然赌对了。这更进一步显示出他当初以“老贼篡汉”为开战理由的虚伪性,其实在他的理解中这只是一场权力博弈,而促使他决策的根本原因则是个人权位。
 
中国政治中的博弈
赤壁之战的爆发,是政治谈判失败的结果,但它并非不可避免。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曹操当时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一、分化对手,对孙权和谈,全力打击刘备,底定荆州后再考虑针对东吴,这样变为单独博弈,后来司马氏就是将蜀吴各个击破;二、提高孙权投降的诱饵,而设法让他相信这是更好的选择,是有尊严和安全保障的。
 
当然,这不免“事后诸葛亮”,在现实中,也许曹操内心认为刘备已无实力,因而第一点自己已经实现;至于第二点,既然河北袁绍那么强的对手都已消灭,孙权不过是僻处江东的黄毛小儿,有什么必要出价那么高?在荆州刘琮投降后,曹操可说手握一把好牌,他是在等着对方出牌,因而他在劝降书中只是不动声色地威胁:“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但这只是试探,他没有明确开出任何条件,而孙权最终也没有说明自己接受什么条件,而是直接开战,双方都没有公开亮出自己的底牌,只是在打暗拳。面对这么大的事,中间却缺乏制度化的公开谈判。
 
显然,曹操抱有一种家长式的心态:投降是无条件的,必须先投降,才能讲条件,而条件如何是由权力更大的一方自由裁量的,取决于他的“仁”;但对孙权而言,这却是模糊不确定的,只有先打一仗,才能为自己争取到一个较好的条件,至不济以打促谈,反正最差也不见得更差。此时,缺乏一个中立者在双方之间调停,达成有条件的停战或协议基础上的投降,结果是错过了妥协解决,于是只能通过战争来硬碰硬[6]。
 
应该说,曹操以往的记录表明,他对降顺的旧日对手基本还是宽厚有加的,尤其对汉中的张鲁,张绣虽曾投降后又反叛,但再次降顺后仍得到优待;张辽在劝降昌豨时也说曹操“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从他之前接纳荀彧的意见看,曹操对荆州的打算也是以和平收复、安定人心的策略为先,刘琮在降顺后,与臣下的待遇也确实不错。不过,曹操对付对手的做法,大体还是以征服为主,或等待对方降附,很少主动的政治收买,而且要依据他自己具体的形势而定,吕布投降后,他担心这位屡次反叛主上的猛将反噬,就将其处死;而对河北袁氏一族也赶尽杀绝,因为河北是他力量的源泉,绝不容许袁氏东山再起。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宽厚对待?一是对方已不构成威胁:刘琮投降后并无势力,得以善终;曹丕在篡汉之后,也没有杀禅位的汉献帝。二是当时自己用得着对方。张绣虽曾反叛曹操,但在官渡之战前再度来降,因为其谋士贾诩正确地判断出,袁强曹弱,曹操对此时来投奔、有助于自己力量壮大的肯定愿意接纳。但这也很微妙,有时对方虽已无威胁,但却也已没有用处,因而没有谈判筹码,还是被杀。如南北朝时刘裕北伐,慕容超眼看外援无望,提出称臣纳贡,保持小国之君的地位,但被刘裕拒绝,慕容超被俘后斩首。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