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会羡慕比自己好的,只会嫉妒与自己一样的人可以更多享受
时间:2017-10-31 作者:蒋友柏 点击:次
卖是一种行为,一种人类社会化的行为,是为了使人把夺去合理化。所以应该没有所谓的非卖品,只有用错“交易”的物品。
“交易”是一种交换,也就是最早之前的以物易物。用对的东西,一定可以换到要的东西。但因为每一个人对于价值有不同的定义与体验,投射在物上时,就会有不同的期许与落差。
人们常说,快乐是买不到的,因为快乐是属于个人心灵上的一种累积与满足。以40年的人生经验,我认为快乐是可以买到的,只是交易的“物”不会是金钱,而是感情、爱情、平静、满足。
分成这一些细节元素后,就不难发现,感情与爱情多少需要用面包来创造惊喜与感谢。平静多数的时候也是因为已经足够了,已经有选择了,所以才能不再求,不再需要。这些,也都与面包有连结关系。
现实地来说,就连自尊都不是非卖品,有多少的人在经过现实的洗礼后,发现,梦也是一个有价的物品。因为我们不是世界上那1%的富豪,所以根本没有资格不卖。要达到那1%的门槛,要卖多少次自己?要被迫出售多少次原本的非卖品?这些,都是多数人体验过,却还是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过去,常问自己,为了100万美金,会愿意卖什么?到有一定实力后,到知道100万美金可以买到什么样的自己后,就开始问为了300万美金可以承受多少的不愿意?到了可以卖300万美金时,又继续问,500万可以买到多少本来非卖的自己?那1000万呢?搞不好,过了1000万美金的门槛,就会突然间无求,因为想要的,想体验的,都以经有了。
在那个阶段,会感兴趣的交易“物品”,自然会由普遍的金钱转为其它的物。可能是优越感、成就感、减少一些内疚……或许这就是所有的大企业到最后,都会开始办学校,做公益,投资新的幼苗。对他们来说,这些动作,都是在买一些世人认为的非卖品。
买卖就是一种掠夺,一种社会化之下的合理掠夺。掠夺就是人类进步的动力,这种天性是躲不掉的。只要在这一个原则下,就不会有非买品,只会有金钱买不到的物品。知道这个现实,就会比较容易对“没有机会”、“没有拥有”释怀。毕竟,非买品一词,源自于人性的嫉妒。
人,不会羡慕比自己好的,只会嫉妒与自己一样的人却可以拥有比较多的享受。这些落差,让人创造了“非卖品”一词来伟大化自己的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