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年代的相亲买卖(2)
时间:2017-04-14 作者:林衍 点击:次
在她的单位里,同事刘畅的相亲经历更具有典型意义。她是名校毕业的知识女性,对爱情有着美好憧憬。从23岁算起,她已经有了将近3年的相亲史。
在刘畅的印象里,大部分相亲过程都大同小异:先讲家庭条件,再谈单位收入,如果有北京户口或者是党员,也会被当成重要的比较优势。“前三脚”踢开后,偶尔会有介绍者补充一句“人挺好的”或者“相貌如何”,结束语则是“他也多大多大了,挺着急结婚的”。
在刘畅看来,大部分时候,相亲对象从见面到确定关系的“忍耐时间”是三顿饭,“见了三次,你还对他没有明确表示,他会觉得你好过分啊”。着急了,就发来短信:“我觉得你条件挺适合结婚的,行不行?”
“我特别受不了‘适合结婚\’这个词,就像做拼图一样。你可以说不喜欢我或对我没感觉,但什么叫行不行,行就行,不行就拉倒,你这是议价呢?”刘畅觉得,相亲这事儿被物化得“挺可怕”。
在相亲时代,她的坚持被很多人视做“异类”。见面前,她总会问介绍人:“这人有意思吗?性格怎么样?”介绍人则会郑重其事地告诉她:“这个不重要。”
“他们会反问我,什么叫好玩儿?什么叫有意思?”刘畅说。
这个相亲世界有它自己的运行法则。刘畅的一个老同学,做生意发财成了小老板。他在交友网站办了一个白金卡,很快就找到了中意的女朋友。
白金卡还没过期,他扔给了一个被自己看做“屌丝”的男生:“你接着用吧。”
几次相亲下来,袁妮觉得“胆战心惊”。但热心的叔婆仍然希望为小姑娘寻觅一个中意的对象。每回袁妮到她家做客,叔婆总要先摆上一盘水果,盘算盘算她的终身大事。
“做生意的你可能不喜欢,工程师你喜不喜欢啊?我觉得跟你最合适的,还是要去文化部找找。”叔婆对社会看得透彻,“做金融的也很好,可以考虑啊。哎呀,不过现在做金融的都已经有对象了,人家现在的小姑娘啊,瞅得可准了。”
许多年前,人们面临的选择并不多。但是如今,随着这个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们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选择的配偶某种意义上将决定未来生活的质量。
“婚姻在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积累资源的方式。”在一本研究中国“剩女现象”的书中,作者罗珊娜·雷克指出。这似乎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相亲时代,与爱不爱相比,能不能通过两个家庭的结合达到某种理想的生活水平,似乎才更加重要。
更确凿的佐证出现在《2011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中:近8成女性认为,男性月收入超过4000元才适合谈恋爱;受访的“90后”大学生则大多持“无房不婚”的观点;而在理想相亲对象的选择中,“公务员”这一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
在北京市某区法院工作的王敏今年28岁,漂亮、聪明,仍是单身。她所在的单位曾经组织过一次联谊活动,对方来自同区公务员系统。但有女同事私下抱怨:“区上的?至少得是北京市公务员系统吧。”
“为什么选择相亲这个通道?因为除了它是可见的,其他的通道似乎都被堵住了。福利制度、高等教育给我们的保证太少了。社会很多方面都让我们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们不得不选择一张安全牌,如果想去寻找真爱,成本太高了。”王敏说。但这个爱看话剧、喜欢读书的女孩仍然用力抵抗着现实。“婚姻是大路货,爱情才是奢侈品。”她说。
最近,又有一个条件出众的男孩子出现在王敏面前。坐在家里,她打开一本叫做《淘到个好老公》的书,那是妈妈送给她的礼物。翻开第一页,每个条件都能打对钩;翻到第二页,赫然写着“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相互吸引”。
“完了,这就是1和0的关系。”她哑然失笑。在好友圈的微信群里,她这样求助:“有感觉的有硬伤,没硬伤的没感觉,怎么办?”
“没爱情结什么婚?烧完美好青春换一个老伴儿?”群里一个好友这样回复。她在电视台做主持人,今年29岁,也是单身。
王敏期待自己能找到理想的伴侣,但是她也知道“时间并不多了”。
“如果到30岁以后,我需要跟一个人结婚,他符合所有的条件,仅仅是我不够爱他,我想我仍然会跟他结婚。”她说。
最后,当被问到她还算不算是个理想主义者时,她叹了一口气说:“很遗憾,不算了。”
与她相比,袁妮的生活已经发生了改变——她有了新男友,是初中同学,正在外地读研究生。如果说美中不足,那就是她如今已经不大敢去总爱给她介绍对象的叔婆家做客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袁妮、刘畅、王敏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