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拿诺贝尔和平奖的魏文帝曹丕
时间:2016-12-07 作者:张明扬 点击:次
曹丕为何要屡次拒接汉献帝的禅让诏书,这自然远非真心实意,但曹丕用了九个多月时间才完成全部禅位过程,可能证明了他的某种政治智慧。
公元220年十一月,魏王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诏书,在受禅坛登基为帝。
在我们的固有历史观念中,曹丕所谓的“禅让”是一出让人大起生理反应的政治闹剧,是刺刀下的虚伪套路。
这么说大概也有些道理。曹丕受禅的过程的确让人生厌,你想当皇帝直接当就罢了,反正大汉朝廷的各种军政实力自曹操时代开始就掌握在曹家手中,又何必搞那么多虚伪的繁文缛节:汉献帝光禅让诏书就下了四次,曹丕也义正词严地推托了三次,群臣更是劝进了数十次,曹丕才扭扭捏捏地变成了“魏文帝”。
所以,曹丕就真的是一个可笑的篡位者,禅让就真的是一场缺乏政治内涵的闹剧了?
当然不是。事实上,曹丕在不经意间开辟了一个“伟大”的政治传统:从曹魏代汉开始,到魏晋禅代进一步确立了“曹丕模式”,整个东晋南朝时代,再到隋代北周,李唐代隋,直到赵匡胤最后一次施行禅礼为止……在整个中古时代长达七八百年的时间里,曹丕式的禅让成为王朝更替的基本模式。
徐冲在《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的起源》写道,尽管新王朝的创立者均为前代王朝的末世权臣,王朝更替背后的终极逻辑是“依靠实力”,比如曹丕代汉前压倒性的政治优势,但在形式上,王朝更替的路径却不是对于前代王朝的暴力颠覆。
孙英刚在《神文时代》中剖析中古政治逻辑时说,对于一个政权来说,以武力维持统治不能持久,任何政权都有建立统治合法性,或者正当性的必要。而对于曹丕和他开创的“禅让模式”而言,则正如徐冲所说,“经由禅让而完成的王朝更替在当时的历史世界中具有无可否认的‘正当性’”。
当然,禅让从理论上说是尧舜禹这些圣王开创的,但那是不可考的神话时代,他们的最大意义反而是为曹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王莽的“代汉建新”则是一次失败的禅让实践,这反而更加凸显了曹丕成功受禅的典范式意义。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说,“自曹魏创此一局,而奉为成式者且十数代,历七八百年,真所谓奸人之雄,能建非常之原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