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虚拟现实本月到来
时间:2015-06-13 作者:国仁 点击:次
这是一个标准的黑科技,很多人这样看待虚拟现实技术。一直以来,它似乎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之中;而如今,它突然又似乎与我们只有一步之遥。 就中国而言,虚拟现实技术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大约是在去年3月,Facebook斥资30亿美元收购了成立不到两年的OculusVR——这笔巨额投资不仅证明了这一技术的未来前景,也引爆了国内市场对于开发虚拟现实产品的热情。 据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此前的调查显示,截至目前,国内从事与虚拟现实技术相关的企业约为90家。他们主要可以分成4类:硬件制造者、交互设备制造者、应用开发者和内容生产者。 其中,在国内走的最往前的自然是硬件制造者。他们当中,既有像蚁视科技、经纬度这样的初创企业,也有暴风影音这样的老牌互联网公司,甚至腾讯、乐视等近期也传出了正在研发虚拟现实设备的消息。 不过,即便是已经推出到第3代产品的暴风影音,还是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就国内当前大多数的虚拟现实设备而言,与其说是虚拟现实,还不如说是升级版的3D眼镜。至于交互设备及用户体验优良的应用生态,更是无从谈起。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从2014年至今,一直处在所谓风口之上的虚拟现实技术好像也始终处在研发和开发者测试阶段,像样的具备代表性的消费级产品也迟迟难产。对于大众而言,真正的虚拟现实似乎仍然存在于一个空空的概念之中。 不过,从下半年开始,这种情况或许就要被改变了。在一番概念轰炸后,海外科技圈子里的大玩家们开始拿出了真刀实枪,虚拟现实正在从虚拟走进现实: 5月底,谷歌在I/O大会上展示了其最新的Cardboard虚拟现实眼镜,这款用硬纸盒制作的售价不到20美元的设备让高科技变得平易近人。 本周一,索尼公布了为旗下虚拟现实设备ProjectMorpheus开发的首款游戏Gnog,并宣布消费者版本将于明年上市。 今日早间,OculusVR正式发布了消费者版本的Rift虚拟现实头盔,兼容部分微软Xbox游戏和体感设备,年内接受预定。 下周,微软将携其HoloLens虚拟现实头盔亮相美国E3游戏大展。届时将首次公布HoloLens的详细信息,据传还将向开发者开放API接口。 一系列的事件表明,一波新的虚拟现实技术热潮正在预热中。与此前不同的是,这一波热潮不仅表明了资本市场的认可,更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真正的虚拟现实技术进入人们日常娱乐生活的步伐正在提速。 这其中,便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产品,OculusVR的Rift和微软的HoloLens。二者同为虚拟现实设备,同为戴在头上,但目标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OculusVR的虚拟现实头盔主打的沉浸式体验,这是目前大多数虚拟现实设备主推的方向,也是国内产品借鉴的对象。其是放置于你眼前的一块屏幕,主导你的视觉,让你认为自己身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在电影、游戏甚至锻炼等场景中是一个很好的应用。 而微软HoloLens的目标则相反,其并不是让你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里,而是让你与现实世界交互。在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看来,后者似乎是个更具想象力的方案。 在HoloLens的世界里,虚拟世界被叠加在了真实世界之上,传感器会追踪你的视线和移动,进而生成适当的虚拟对象并投射到你眼中——比如在冰箱上显示菜谱,在窗户上显示天气,在门上显示便签和行事历。同时,传感器也会探知你的方位,你可以通过手势来与虚拟图像互动。类似的场景就像前几年的动画电影《机器人瓦力》,人们通过虚拟的屏幕获得信息、操控一切。 同时,HoloLens本身便是一台小型电脑,它不需要像很多虚拟现实头盔或眼镜那样仍然需要一个电脑或手机作为载体。这倒有一个现实问题,谁也不会一直带着这玩意儿在家里溜达,虽然挺酷的。 不过遗憾的是,根据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今日向微软内部人士打探到的最新消息。HoloLens在美国仍处于绝对保密阶段,中国方面目前也没有得到任何关于产品和开发者计划的消息。估计在短期内,国内的开发者和消费者尚难以接触到HoloLens的真机。 真正的虚拟现实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绝不是你已经在市面上看到的那些产品所能代表的。同时,其也不仅是一个产品那么简单,真正的虚拟现实还需要仰仗一个从应用到内容的生态体系。 对于大众而言,技术虽然很美,什么时候才能用上才是最关键的。对于这一问题,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曾与乐蜗VR眼镜创始人许贤进行过交流。作为一线的从业者,许贤认为,就国内而言,整个虚拟现实技术行业形成规模还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而真正进入千家万户则需要两到三年。 对于科技行业而言,这已经是一个不短的时间了。而随着曾经“缺位”的海外巨头逐渐步入实践,虚拟现实技术的方向将更加清晰,各种噱头也将被随之戳破,其产品本身也将借此迈进一个新的阶段。 从实体按键到触控再到语音,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方式经历了一系列迅速的变革,而虚拟现实技术正将这种变革往更深远的方向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