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一片在玉壶(2)
时间:2015-05-04 作者:吴景山 点击:次
刘冰校长在校园中很少带着秘书或其他随从,经常是一个人前去参加学校师生的学术、文体活动。无论在学生的食堂、宿舍,在教学楼的走廊、教室,乃至在与学生教工的拔河比赛等文体活动中,都可以见到他那清瘦的身影。我的同学牛景海仍清晰地记得:1979年入学的第一个寒假他没有回家,除夕的晚上刘校长敲开了他宿舍的门。校长关切地问他是否适应这里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困难,家住哪里。当得知他来自于河北邢台地区时,刘校长高兴地说道:“啊,是邢台。当年我在那里打游击时还是个红小鬼!”一番亲切的交谈,消除了他远离家乡的寂寞与孤独。 由于当时学生数量的激增,教室及师生住房显得十分紧张,刘校长果断地将原本在旧文科楼内办工的党政机关,全部迁往仅有几排土坯房———当时被人戏称为“小中南海”的偏僻院落里,将设施相对好一些的旧文科楼全部恢复为教学用房。刘校长自己也拒绝了学校分配给他的教工单元宿舍,很长时间住在一间土坯房内。1981年兰州大学盖起了当时档次最高的一栋教工宿舍楼,刘校长和党委班子做出决定:新住宅全部提供给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所有党政干部不得参与分配。“办好一所学校,学生、教工的吃住是最基本条件。后勤工作抓好了,老师能安心讲课,其它的问题自然也就容易解决了。”这是刘校长的一句名言。 人们也许难以置信,刘校长初到兰大时,因为受长期动乱的影响,学校原来的澡堂早已关闭多年。“师生员工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还办什么大学!”刘校长在感叹之余,亲自带领教职员工打扫并修缮了已经废弃了十几年的澡堂,改善了最起码的办学生活条件。鉴于当年校园中满目干旱荒凉的景象,刘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在校园和教工住宿区亲自种草植树,扩挖人工湖,增加假山高度。同时他还从各处筹集资金,将原来的泥土路面铺上了水泥砖,学校周边砌起了围墙……正是在他辛勤的努力下,兰大的面貌焕然一新,并在市民中赢得了“兰大花园”的美誉。 面向基层,注重实干,在刘校长的努力带动下,兰州大学最终呈现出了人心思定,团结奋进,全体师生重教学、重科研、重学习那样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动局面。 现在,刘校长已全国人大的领导岗位离休后,笔耕不辍,先后完成了 《风雨岁月》、《难忘的历程》等几部自传体的着作,并且由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单位出版。他每天闲暇时在小区中散步,显得是那样的普通,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位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革命老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刘冰校长从34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大半生都献给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可谓驰誉杏坛,桃李满天下。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同志曾为刘冰校长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求索真理志不休,桑榆未老晚情酬。立德立言励桃李,风雨岁月笑春秋。”恰如其份地道出了老校长在培育人才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2008年春天我去探望刘校长,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阳光明媚,蓝天如洗,他漫步在绿树如荫的小道上,动情地唱着《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三段歌词竟一字不差。他的记忆力依然是那样惊人,他的身体依然是那样康健。看着童心未泯的校长,我忽然想起了唐代诗人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