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博导肖鹰来厦开讲,炮轰郭敬明、韩寒:
“韩寒骗局是大丑闻 我欢迎他来起诉我”
文/ 记者 龚小莞
肖鹰语录:
■“郭敬明作为作家的个人基础在于永远只写一个故事,就像最好的餐馆永远只做一个菜。”
■ “郭敬明把自己从名字到肉身都投进去,彻底把自己作为一个消费品,作为作家来说无人能及。”
■“如果韩寒是真的,我们这些打假的人早就被搞到监狱里面去了。”
■“我作为一个父亲,认为韩寒其实是值得同情的,他是中国最不自由的人之一。”
昨天晚上,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肖鹰在厦门的高校举办了主题为“当下文化病态批评——以郭敬明、韩寒为例”的讲座。肖鹰近年因批评流行文化而备受争议,昨晚他的讲座开场白是,“我没有把‘以郭敬明、韩寒为例’写进讲座的宣传里面,不然学校估计不敢让我讲了,怕引起骚乱。”
A
谈郭敬明
至少15年以来,他永远在写一个故事
肖鹰说,在郭敬明的小时代电影出来后,引起很多包括他在内的持传统文化观的人的批评。在他看来,郭敬明是年轻一代的神话和梦想,他出身贫寒,靠写作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作家、最成功的文化出版经营者。
“郭敬明为什么会成功?我读过他90%的作品,他的小说其实就是青春期感觉的无限复制,至少15年以来,永远在写一个简单的故事——就是一个忧郁的男孩,每天晚上坐在屋顶上,用45度视角仰望星空。小说有三个主要人物:永远忧郁的男孩、一个可能比较感伤、躁动的女孩和另外一个同样忧郁的男孩。小时代系列的故事也是由此扩展的,把一个中篇小说不断拉成长篇,再搞成一个系列,可以不断写下去。”
为什么小时代系列不断重复,大家还是要看?肖鹰分析说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从13岁到30岁基本属于青春期,总是有一种本能的忧郁,在别的地方找不到解脱,郭敬明帮助了他们。更重要的,读者一群群老去,但是永远有13-33岁的女生,这样他的读者就永不衰竭。他作为作家的个人基础在于永远只写一个故事,就像最好的餐馆永远只做一个菜,郭敬明就是锁定了特殊的阅读群体,看似小众,其实很大众。
他把自己作为消费品,肠肠肚肚都掏给大家
“郭敬明是有商业头脑的作家,他今天神话般的成功在于,充分利用自己从内到外的素质和才智,人尽其才,来营销自己。”肖鹰举例说,郭敬明在上海豪宅顶层阳台拍摄照片,全身用名牌包装起来,还有凌晨一点半在微博上发布半果照为女性朋友庆生等,这些行为都说明他彻底经营自己。从名字到肉身都投进去,彻底把自己作为一个消费品,全方位24小时奉献给关注者和消费者。“他把自己全方位投入生产,里里外外的肠肠肚肚都掏给大家,作为作家来说无人能及。”
而对于郭敬明粉丝的狂热,“不讲道理,连他抄袭也维护”,肖鹰说:“人在个体生存状态,人类内在的粗野和破坏本能因为责任和惩罚被抑制了,置身于无责任的人群中,因为免于惩罚的信念,人就听任这些本能冲动而行。”
B
谈韩寒
署名“韩寒”的作品,99%都是代笔
肖鹰指出,“韩寒骗局”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空前未有地对一个“作家”整体伪造,参与和介入人员跨领域,“造寒”阵营空前巨大。署名“韩寒”的作品,99%都是代笔,只有1%在微博上有一句无一句写的,病句和错别字特别多的内容是他的作品。那些内容被全部删掉了,但网友已经保存。
“做文学研究的人知道,我们对不同读者的阅读有不同的期待。《三重门》其实是韩寒的父亲写的,没有少年作者的心态。这本小说如果放在一个50岁的人那里是出版不了的,没有价值,对女人的性态度不是好色,而是变态、猥琐。放在一个成年作家那里,就是一部非常平庸的小说。但是放在7门功课不及格的少年韩寒身上,就是奇迹了。”肖鹰认定《三重门》是韩寒的父亲在1982年到1983年前后这段时间写的,那时正好有一股钱钟书热,那本小说就是模仿钱钟书《围城》的叙事手段和语言风格。
韩寒被父亲和书商“绑架”,追查骗局不是跟个人过不去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相信韩寒是真的。如果他是真的,我们这些打假的人早就被搞到监狱里面去了。2012年,韩寒曾两度起诉方舟子和另一个网友侵犯名誉权,但是法院立案不到十天就撤诉,理由是修改起诉书。到现在两年了,起诉书还没有修改好。我欢迎韩寒起诉我,那样我就可以反诉,至少可以把很多原始证据弄出来。”肖鹰说。
他表示,追查韩寒骗局真相的意义,不是跟韩寒过不去。“我作为一个父亲,认为他其实是值得同情的,他是中国最不自由的人之一,首先是被父亲‘绑架’,父亲要让儿子走高考这条路,走不过就帮他造假。之后被书商‘绑架’,到了今天真的没办法重新做人。我追打的是骗局,不是个人。”
■肖鹰在讲座中,以郭敬明、韩寒为例,批评当下文化病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