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个诺言,未必兑现
时间:2014-09-09 作者:安顿 点击:次
1941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美丽的姑娘艾瑟儿爱上飞行员泰迪,泰迪的朋友恰克和杰克同时爱上她。泰迪将远赴爱尔兰,他们秘密结婚,相约爱彼此至地老天荒。和猜想的一样,泰迪战死,留下年轻寡妇,痴情地守身如玉。艾瑟儿并不知道泰迪遇难之前,已将她的“后事”安排给好友恰克。艾瑟儿用十年时间接受这个爱她的男人,并和他生下女儿;恰克在十年里心无旁骛、耐心等待,终于守得云开。——他们都是为了坚守承诺,艾瑟儿答应过泰迪永志不忘、不离不弃,恰克答应过泰迪要爱护艾瑟儿一生。50年后,艾瑟儿和泰迪定情的戒指在爱尔兰被发现,当年泰迪遇难的目击者告诉她,泰迪最后的话,是告诉艾瑟儿,她是自由的,应该去爱她日后爱上的人。 这是美国电影《戒,情人》的主要情节,故事令人伤感。当年的如花美眷如今垂垂老矣,才发现自己恪守的承诺恰好误了自己一生。当然这不是讲故事人的初衷。 老年艾瑟儿已鸡皮鹤发,靠酗酒和回忆打发余生,她在最后说:“我们总会被承诺影响着。你不可能逃脱你的誓言的束缚。” 果真如此吗? 高尔斯华绥在1916年的短篇小说《苹果树》中给出的解释略有不同。 那是一条非常美的路。这个曾经的浪漫青年,一晃到了银婚纪念日。旅行经过这里,妻子支起画架写生。他坐在苹果树下读书,身后是老墙,眼前有古老的苹果树,这是一片专门安葬自杀者的公墓……他的思绪回到26年前。一切都记起来了,那永不能兑现的承诺。 26年前姑娘17岁,生长在乡下,朴实动人。他也是从这里经过,轻易爱上这女孩。他们在苹果树下拥抱亲吻,夜晚来临,相约燕好,他告诉这傻姑娘,他将带她回伦敦并娶她为妻。 纵情的日子很短,他遇到几个旅行的同学,他加入这个队伍,一路游玩。仅仅两天,他爱上了同学的妹妹,这个人后来成了与他共赴银婚的妻子。他也曾经过他与乡下姑娘山盟海誓的地方,也曾看到那女孩孤单的身影和盼望的眼神,但他还是走过去了,再也没回来。 26年之后,在金子般的阳光下,他默默地听一位老人告诉他那姑娘最后的下场。就在不远处老苹果树边上的水塘,姑娘自沉其中,人们说她的心是碎了,不然,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怎么会舍得如此自裁? 他走开了,这个故事不能继续听下去。没有其他人知道那承诺,除了他们俩。 有一部韩国电影,《棕榈树丛》,和《苹果树》一样,讲到承诺与等待。 海边的乔加岛,住着奶奶、妈妈和华燕。并非热带海滩,却长着成片的棕榈树林。富家子、著名律师仁瑞到岛上工作,邂逅女工华燕。仁瑞爱上华燕,背着喝醉酒的姑娘回家,女孩睡着了,奶奶给英俊的小伙子讲了棕榈树的故事。那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包含了两代女人的辛酸和悲苦以及被耽误的一生。 母亲的少女时代,迎来了只比自己大两岁的继母,她们成了彼此唯一的知心朋友。父亲把女儿悄悄卖掉,等继母找到女儿,她已是驼背男人的妻子。这样过了很久,有一天,女儿因为生不出孩子,被婆婆赶回娘家。接着,父亲暴死,娘儿俩终于有了解放的感觉。日子很苦,但她们相互安慰和鼓励着对方,一定要坚持,一定要找到一个可靠的好男人。 她们等来了一条搁浅的船,潇洒的船长令她们心旌摇荡,母亲鼓励女儿换上最体面的衣服,帮助他们,也是帮助自己。寂寞的岛上没有其他女人,船长是真的爱上了这个闭塞乡下的苦命女人了吗?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看到的是他占有了这个女人,不仅是身体,还有她对未来的希望。他说他渴望结束漂泊的生活,等这次航行结束,他将把这里当成永久的家。他要走了,他们在岸边惜别,他留下幼小的棕榈树苗,他说,耶稣的信徒在欢迎主的归来时,每个人都手持棕榈树叶,他希望这个穷苦的、对幸福充满热望的女人能种下这棵棕榈树,之后擎着棕榈树叶迎接他回家。对一个陷入生命中最绝望低谷的穷困女人来说,难道这样一个信誓旦旦的男人不是她的梦想、她的馒头、她的主吗?她到死都会等的。然而,直到她生下女儿华燕,海滩上的棕榈树已蔚然成林,那许下诺言的男人还是没回来,她唯一等来的是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两代女人双眼被希望点燃时的形象。 好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很短的文章,名字就叫《承诺》。那时候我以为承诺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看过《戒,情人》,并且重温了《棕榈树丛》和《苹果树》之后,我有了一个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当一个女人活到再也不会相信任何男人关于共同的幸福和未来的许诺并且能勇敢地活下去的时候,这个女人究竟是重生了还是已经死了? 有一首英文歌有幽冥絮语般的旋律,那疑问总是千回百转地反复着:“Do you remember?”对于承诺,其实也如此,记得的人,未必是大多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