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阳光时务周刊>访问
《青年电影手册:华语同志电影二十年》在2012年出版,算是由1992年开拍《霸王别姬》数起吗?最近虽然出了好几本张国荣的新书,但大都是纯粹从粉丝角度出发,就是没你这本的宏观视野,把张国荣放在一个更宽广的脉胳里整理,这是当初出书时的意愿吗?老实说,能出版这本书,令我非常佩服,因为香港人也没这样的勇气。这书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甚么?去年你和关锦鹏导演带着这书巡演,走了好多城市,有甚么回响最令你感动的?
答:是的。我们这本书还是把张国荣当做一个电影演员来看待的,希望让大家意识到他对华语电影,以及华语同志电影的贡献,《霸王别姬》是张国荣在银幕上第一次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认同。出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还是让大家看到同志电影也是华语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志电影里也涵盖了所有华语电影所探讨的议题,视野并不狭窄。关锦鹏导演参加了书的首发式,谈到他和张国荣合作的故事,很难得。之后,我带着这本书到全国的大学做讲座,每次都有同志朋友前来支持,这最让我感动。成都的一家同志酒吧购买了很多书,作为礼品送给同志朋友。
第一次看《霸王别姬》是甚么时候?在戏院看的?还记得的当时情景和感受吗?在这个电影之前,你已是他的歌迷吗?
答:第一次看是在录像厅里看到的,大约在1993年。在大银幕上看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当时看的时候就很震撼,为张国荣在电影中的投入。我是他的歌迷,当时已经购买过很多他的录音带。
会否因这个电影不是张国荣「真声」觉得不靠谱?又或只有配音的影像,像灵魂走了神?
答:这个电影的配音已经很接近张国荣的声音,所以还是能接受的。
你认为《霸王别姬》X 张国荣,产生怎样的化学作用?
答:这部电影因为张国荣,而充满光芒,张国荣让程蝶衣这个角色成为永恒不朽。
《霸王别姬》是张国荣首次「雌雄同体,人戏不分」的演出,你认为对国内观众(不单是你个人,还有粉丝╱同志╱普罗大众)有怎样的「冲击」?所谓的虚构和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对照?
答: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会觉得程蝶衣是一个在戏剧演出中投入生命的人,而对于同志群体来说,会认为张国荣是一个用生命去爱的人。人在爱的过程中,原本就是有强烈的角色感,是用生命去演出。
这个电影╱虞姬╱程碟衣,(幕前幕后)最触动你的是甚么?
答:触动我的是他的坚持,他的彻底,他永远不妥协的精神。
《青年电影手册:华语同志电影二十年》是否曾经邀请过陈凯歌导演做访问?后来在《他的眼睛》中,陈导写,多年后梦回才发现,「的确,张国荣是陈碟衣」。97年之前,国内观众并未把张国荣视为同志的代表吗?导演又说,「我一直觉得张国荣属于已逝去的时代」,你同意吗?导演也多次提到,《霸王别姬》的主题是「迷恋与背叛」。电影触及两个直至现在看来仍然敏感的题材,你认为,当年在国内拍这个戏本身,同样需要「迷恋与背叛」的勇气吗?但「迷恋与背叛」亦会经历时间的考验,多年以后,当初被认为错的,可能是对的吗?
答:陈凯歌导演的文章是在张国荣去世的那年写的,我们特别请求他收录到我们的书中。97年之前,国内观众并没有把张国荣视为同志代表。我了解的情况是张国荣在香港的媒体上是经常被拍到他和唐先生的照片,他在演唱会上也表达了对唐先生的爱,但是内地这方面的报道还是不多。陈凯歌导演认为张国荣属于一个逝去的时代,我想这是他的感受。我觉得张国荣已经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他的电影比他的音乐更长久的进入到华语电影的历史当中。陈凯歌当时拍这部电影,更多的是描述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关系之上。是张国荣赋予《霸王别姬》更多的色彩。
在《霸王别姬》20年和张国荣逝去10年后的2013,你(从一个粉丝和影评人两角度)认为,对内地来说,悼念最大意义是甚么?或者它╱她╱他是一面怎样的镜子?
答:我觉得是在张国荣的身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感投射,有些是因为他的歌,有些人是因为他的电影,还有人是因为他面对同志身份的勇气给自己以鼓励。我觉得他是一个好有勇气的人。
2002年冬,张国荣曾来京与《霸王别姬》老班底聚旧,希望能帮他一起做他首次执导的新戏,这个戏你知道吗?
答:我听说过这部没有拍摄成的电影,但是不了解内容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