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经济学大师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经济学大师
——读托德·布赫霍尔茨的《经济学大师们》
 
    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梅纳德·凯恩斯……虽然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虽然并不久远,但辈出的大师灿若星辰。
 
    大师们的成长历程清晰地呈现出这样的事实:许多时候,他们只是仅仅出于对某些现象的思考,或者缘于生活中的某些偶然,或者因为对某些观点的极力反对,这才逼迫或者说是激励他们更加勤奋地思索。比如,如果没有那次远行,没有遇到伏尔泰、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令人激动的人物”,没有看到重农主义者“漏洞百出”的《经济表》……亚当·斯密能否写得出震惊世人的《国富论》,或成疑问。
 
    如果我们再深入这些大师们的生活又不难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与“论战”相伴。成就马尔萨斯名声的《人口原理》,居然被李嘉图讥为“几乎没有哪一页”找不到“某些谬误”。而李嘉图研究时选择的那些特定的假设或事例,在凯恩斯和熊彼特看来,“只是为了确保能够得到他想要的结果”,熊彼特甚至冠之以“李嘉图恶习”。虽然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阴影成就了凯恩斯的经济学地位,但凯恩斯在今天享受到的推崇与遭遇到的“恶评”可能难分伯仲。作为经济学批评家、随时准备投身“战斗”的凡勃伦居然被学生如此戏谑——“(他)用一只眼盯着他所分析的科学的优点,另一只眼睛则注视着局促不安的读者”……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洋溢着这样批判与反批判的浓郁学术精神,在短暂的历程史上,经济学的步伐会如此铿锵和稳健。
 
    见贤思齐,让人不油地想起这样令人汗颜的现实。国内曾有调查显示,79.6%的人觉得“部分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为利益群体代言”;72.3%的人认为“大量‘伪专家’充斥专家队伍,素质良莠不齐”。与“砖家”泛滥现象“相映生辉”的是,一些专家学者丧失了学术原则,当起了利益的“吹鼓手”。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曾直言不讳,房地产界“豢养”了一批“御用文人”,或通过“重金”让一些专家和媒体为其制造舆论。看似热火朝天的言语缠斗,真正基于学术原则的争论只剩皮毛,掀开这层唬人眼球的虚伪饰物,满眼呈现的只有横流的物欲。
 
    翻读此书,颇有几分亲切的是,追寻大师们的奋斗足迹,往往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刚刚经历或正在经历的历史投影。亚当·斯密认为“政府不应该限制自利的人,因为自私自利是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何不是向公众个人需求敞开市场的大门?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一开始虽然有些蹩脚,但其问题指向让人切切实实感觉到人口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在这方面,国内的计划生育政策早就令国人感同身受。如果提起凯恩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忘记一轮轮政府投资掀起的经济发展狂澜,尽管这种发展模式,往往难脱因为投资的周期性削减,至而出现周期性阵痛的窠臼。
 
    提起发展,我们一直喜欢提及这样一种“喜闻乐见”的观点,即别人用了数百年,而我们只用了若干年,赶超、弯道超越等一大堆激励人心的词汇竟相登场。单从时间上比较,这样的“优势”确实令人颇感振奋。但如果想想我们是站在别人摸索发展形成经验的肩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非但不应沉缅于这样的自豪,反倒应多加思索,我们是否曾经或正在努力避免前人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就算我们暂时无法引领发展潮流,尚无能力缔造经济哲学,但我们也要当最好的学生,努力避开经济发展中那些被实践验证的“险滩暗礁”。
 
    当然,也别以为经济学家在市场上就一定会如鱼得水,赚得盆满钵溢,像李嘉图这样一边当经济学家,一边当老板的“文武双全”者,绝非经济学家群体的标准像。同为经济学大师的凯恩斯,上世纪20年代,在那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中,凯恩斯一度因为货币买卖和股票投资收益颇丰,于是名声更加鹊跃。然而,随着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凯恩斯的股票并未摆脱损失惨重的普遍命运。也许这就是经济学家异于常人之处,关键时刻,凯恩斯没有“输红了眼”,而是迅速回归于冷静,悬崖勒马。他意识到,如果再度失手将直接葬送自己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的崇高声誉,于是坚决退出了股票投机行列。其实类似经济学家翻船的现象并不鲜见,理论与实践毕竟有太多的距离,更何况“家底尚薄”的经济学,尚不足破解现阶段的所有市场问题。
 
    本书中引用了一个极不成功的例子,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失落的十年”。作者将日本经济滑坡归咎于“临时性政策遭遇的失败”,认为当时日本试图用暂时性的减税方案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反而惹恼了政策的受众”,结果公众非但没有积极消费,而是把钱存进了银行。真相果真如此吗?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相对日元贬值了50%,而在此之前,日本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自此,日本经济跌入十多年的低迷期,至今难见起色。颇具意味的是,作为“受人称赞”的经济学家,原美国白宫经济政策主任的托德,对此只字不提,反倒将问题归咎于日本经济政策的“内乱”。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经济学大师?像变化无常的市场经济一样,这个问题当然不可能有一个模板化的精确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经济学大师辈出的土壤,不能仅仅寄望于女娲造出几个天才,而是首先打造一个敢于坚守学术原则、敢于针锋相对、敢于追求真理的浓郁学术氛围。如此看来,经济学大师不可能破天荒地出现在靠“骂战”博人眼球的“砖家”群体中,亦不太可能是那些为转移公众视线,把玩知识、消弥真相的群体。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