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奖不该成为虚无的狂欢
时间:2012-10-20 作者:时言平 点击:次
莫言获奖不该成为虚无的狂欢
诺贝尔文学奖照进现实之后……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首位获得诺奖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荣耀,终于让国人对诺奖的梦想照进了现实。恭喜莫言获得殊荣,同时也恭喜国人诺奖情结的实现。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实至名归。他文学造诣之深厚,不仅体现在他那如梦境般奇幻与丰饶的文字,以及魔幻与现实重重缠绕的文学想象力上,更重要的是,他的眼睛和心灵根植于片他所生长着的土壤。他的作品,深及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隐秘腹地。对民间中国的炽热情怀,在他的笔尖跳跃、升腾、流淌。这,也正是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理由: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也许,在这个欢腾庆祝的时刻,不该泼冷水。不过,联想到评选结果前出来的喧嚣与聒噪,又不免想问:这些狂欢的国人们,有多少热爱文学,又有多少人了解莫言,更别说读莫言的作品。对这些人而言,莫言的获奖,是否意味着,只是了却国人诺奖情节的精神道具。诺奖文学奖除了意味着至高的荣耀,还有什么其他的价值和意义,恐怕并不是人们关心的命题。某种意义而言,不少国人更像是一场博彩游戏的狂热看客。 诺贝尔文学奖情结之于国人,更像是梦幻的存在,漂浮于现实的土壤之上。对于不少国人而言,这只是个至高的荣耀,获得这种荣耀,便能够在内心实现某种虚无的满足。这正如国人对奥运金牌的迷恋,对奥斯卡奖的想象,这些荣耀对于我们的生活、文化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得这些荣耀,便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比别人强,比别人骄傲。 环顾当下中国文学的土壤,莫言这种具有文学造诣和文学情怀的作家及其作品,已然成为了“非主流”。如果不是他获得了诺奖,如果不是他的获奖了却了我们的诺奖情节,莫言对于很多人来说,恐怕依旧是陌生的存在。先知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才知道莫言的存在,才开始去阅读莫言的作品,这对于一名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作家而言,他并不是通过作品为国人所熟知,他的文字不能触动大多数国人的心灵,不能成为某种文化和价值的认同,这无疑是种遗憾。由此也可以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国人带来的骄傲,或只是一场虚荣的狂欢。 诺贝尔文学奖终于从梦想照进了现实,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文学就获得了世界的肯定,中国就列入了“文化强国”的行列呢?恐怕未必。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荣耀,并不意味从此中国文化就强盛了,毕竟,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并不能救治文化的虚弱。给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文坛自此不再谦卑,自以为达到某种可以自此俾倪天下的高度,固步自封而作茧自缚;国民对文学的兴趣,也渐渐伴随着诺奖热情的消退而消减;更可怕的是,教育者和家长热衷于破解“莫言神话”,试图以此缔造新的诺贝尔文学获得者…… “中国作家只有富豪莫言文豪”的叹息,将随着莫言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台得以慰藉;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也随之实现。只是,这种情结照进现实之后,中国文学甚至中国文化又该往何处去?莫言获奖激发的热情,又能否改变中国当代文学曲高和寡的现状呢?若只是虚无的狂欢,不解其中的情怀和价值,缺乏价值的共鸣和文化的认同,莫言的荣耀恐难以成全中国文化的厚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