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后,还有多少人在“白看”这部影史神作?【天空之城观后感】(2)
2023-06-04 网友提供 作者:隔夜也很宅 点击:次
同样的,在讽刺人性丑陋之余,宫崎骏的作品也会一如既往地歌颂大自然。也或者说通过对大自然的歌颂,来进一步深化对人类的嘲讽。 在《风之谷》中长久以来被人类视为毒物和污秽的“腐海”,其真正作用却是大自然用来净化前代文明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手段,而在腐海的地底深处便是现存地球最洁净的地方。 但知道这个真相又如何?哪怕是代表正义的男主也都只会说出这样一句极其愚昧的话:“可是我们不可能永远活在瘴气虫群的阴影下,要找个办法阻止腐海的扩散”,在骨子里还是有着“征服大自然”的狂妄。 《天空之城》同样有着类似的对比。在巴斯和希达刚来到拉普达的时候,这座天空之城已经是空无一人的废墟,但也正因为“人类”的缺失,这座废墟也是充满着生机。此刻的拉普达长满了绿植,而在前文明被制作出来用于战争的强大机器人也在失去人类命令之后进入了自运行状态,而此刻的他们正在呵护着拉普达上的一草一木,并与小动物们和谐相处。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被誉为社会生物学之父的爱德华威尔逊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蚂蚁灭绝了,这个地球上的物种会大为减少。而如果是人类灭绝了,那么情况正好相反。” 愚昧无知的人类不知悔改,狂妄自大的人类永远走在自私与欲望的绝路之上。这便是宫崎骏在《风之谷》和《天空之城》对人类这个物种予以的最强烈的讽刺了。 当然,《天空之城》除了拥有与《风之谷》类似的深刻寓意之外,宫崎骏在这部“后续作品”中也加入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思考。 我们回到天空之城文明的衰亡历程,在这段悲剧经历中其实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因果链:没有人类对土地的无节制破坏和污染,就不会有扎堆往天空的发展,然后就不会出现可怕的天空大战。 对污染的逃离是容易明白的,那为何飞向天空会成为天空大战的必然呢? 其实答案就藏在第二个事物,即希达在剧末说的一番话:“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儿一同生存,与种子一同过冬,与鸟儿一同歌颂春天,不管你拥有多么惊人的武器,也不管你操作多么可怕的机器人,只要离开土地就无法生存”。 这里的土地有着“纽带”、“联系”等等寓意,而这个“联系”不仅指代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更是指代着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当人类从相互依赖、相互被需要,慢慢走向相互孤立和封闭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也会越发走向激进,并演变出战争的对抗。 《天空之城》中的拉普达便是这样走向衰亡的,而痛定思痛后的女主那一脉王族也自此隐藏起了能够导向拉普达的飞行石。同时在影片的最后,女主也联合男主一同念出了毁灭咒语,而该咒语也成功将拉普达上的强大的军备力量和邪恶反派给彻底摧毁,以及让整座天空之城慢慢飘向了外太空。 这一结局发展说明了主角们对强大力量的鄙夷,也道出了宫崎骏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强烈呼吁。 但注意了,《天空之城》的结局是以拉普达飞离地球结束的,但这不代表地球就只有一座拉普达,也不代表这一轮的文明不能达到研制出天空之城的技术水平。 就正如男主巴斯说过的一番话:“随着飞行技术的发展,拉普达被发现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说反战和建立纽带等等理念是永不过时且需要被反复强调的,而宫崎骏也用了他的一辈子来践行着对这一理念的传递。 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了宫崎骏在《十年一梦》中说过的一番话:“你得有用电影改变世界的决心,即使什么都没有改变,这也是身为电影制作者的意义”。 或许这就是宫崎骏能够成为大师,而《天空之城》能够成为影史经典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