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漫长的季节:男性视角下的人类动物园(2)

  他对黄丽茹有爱情吗?他那纯粹是“恋味儿癖”的性取向吧?当年娶丽茹时,他挂着绿油油的围巾,踩着只破鞋,这是神马爱情?18年婚姻,他在家啥都不沾手,老婆忙着挣钱时,他还吵着要老婆给他做饭……嘿,在外面咧,他倒会给有消毒水味儿的药店小妹买汤喝,还晓得给孤寡老婆婆展现一点擦地板的同情心,他这就算是个好男人了?哦,他先把夫妻俩存折里的钱都祸祸完了,最后肯放手跟老婆离婚,这就算是个好男人了?

  东北好男人的标准就这么低啊?

  还敢说要拿捏“气质”呢,彪子就是只没在动物园里混出头的边缘狒狒罢了,读过的书都当纸吃下去了,连个有点模样的青团都没拉出来。

  3、王响,他大概是导演编剧眼里,东北“好男人”的范本吧。已经在动物园里圈养了三代,自己把自己驯化成牧羊犬模式了,无比认同动物园的规矩。结果却很不幸,他唯一的儿子是个想自立山头的小猴儿,被牧羊犬看管得逆反了,在完全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受荷尔蒙的刺激,跟着野兔胡乱咬了一气,啥肉都没吃着,倒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了。

  但是,作为一只并没能真正护住家圈的牧羊犬,王响又有哪点好呢?

  王响老婆在儿子死后,一分钟也没有耽搁地自杀了,就是对牧羊犬表示出极端失望吧?她这一辈子,放弃了自己的全部感受,回避了自己去和儿子沟通的责任,一心一意只是依赖家中的牧羊犬,结果咧,靠不住。

  王响,是他自己家圈的天花板和围墙,老婆儿子的生活模式全都受限于他营造的大动物园里的小牢笼,在1997年,他开着火车头美不滋儿地拉响气笛时,他俨然以为他是自己家这个小小动物园里的饲养员,拥有小型上帝的幻觉。然后,他儿子与笼外的野兔打个了“共鸣的响指”,幻相就此崩塌,王响,终究不过是一只,同样困守在动物园中,永远走不出去的看门狗罢了。

  顺便吐槽一下,我就不晓得李巧云看他哪点儿好?论年龄,王响在2016年时该有66岁了吧?这一年,李巧云刚办退休,按女工人的标准,她才不过刚满50。她自己有手艺,身段保养也不错,为啥非要守着这个一身毛病比自己大16岁的干瘪小老头儿过下半辈子?就图他会看门儿吗?

  这个剧的导演,到底是对人类动物园里的女性有多少偏见啊?

  --------我是吐槽的分割线-------

  Anyway,既然,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无论男女,只要环境、条件许可,都有同样的潜能可以培养出理性,并且都在理性思维的方向上没有天花板的限制,那么,对这部热播剧,我也就还有一点理性的点评想说。

  这部剧的“悬疑”只是个幌子,案件细节根本经不起推敲,但网上有评论说这部剧演的不是案子而是命运,这个观点,我倒是同意的:上世纪90年代的工人下岗潮,以及大男子主义之下的女性底层生存细节,的确演得很真实,演员们对人物角色的解析,也都十分精准。

  唯其精准,更可着现,当一座人类动物园,进入整体条件变差的时代,园中动物的处境将会何其悲哀。已经习惯圈养的动物们,被烙印上绝不外逃的条件反射,就会在这座渐渐走向荒芜的动物园里,不知不觉地,扭曲自我、欺弱怕强、自相搏杀、彼此吞噬。

  又或者,接纳现实的动物们,会退行到“乐呵”的生存底线吧?

  活着一天,就乐呵一天,动物园里的人类,比其它动物唯一的强项,就是会自己安慰自己:特别是男性,只要能让他们做梦,哪怕下一秒中就一头扎进冰凉的河水里,死之前也照样可以笑出一口大白牙来。

  就……这个生存逻辑倒并没什么不对。

  只不过,这个生存逻辑,是男性特有的。

  女性,由于天生被赋予养育下一代的身体,如果都去学男性的生存逻辑,天天只想着“乐呵”和“做梦”,不沾手家务活,不生孩子……从物种天性的角度来看,是不是,总觉得哪里似乎有点不对劲儿?

  而如果,女性不学习男性的生存逻辑,又只能永远在人类动物园里,处于同类生物的最底层,被男性居高临下地当成缺乏理性、缺乏自保能力、缺乏生存能力的非平等合作类的受控共生体,那么,象这样的动物园体制,女性还能忍耐多久?

  我很庆幸,现如今的这个世界,至少,只要女性自己愿意坚持,已经可以找到自我提高理性思维的机会和平台。

  我认为,男女两性的真正平等,是理性思维层面的平等。



作品集漫长的季节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