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散文 >

面对今日的奥斯威辛(2)


  安南的犹豫是非常自然的,因为那是“内政”。在“二战”之后建立的联合国,没有授权给他可以“干涉内政”。所以对大屠杀仍然只能“人道呼吁”,不能武力制止。仅仅六年之前的1999年,原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对阿族屠杀和驱逐,造成“二战”以来最大的难民潮。联合国仍然“不能管”,尽管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都是在巴尔干半岛燃起的。人们宁可在文学般的语境中讨论大屠杀的教训,而奥斯威辛以后,国际社会如何建立有效机制,监督和制止大屠杀,却始终无法解决,成了六十年之难题。人们对奥斯威辛以后能不能有诗非常敏感,而对奥斯威辛以后能否制止大屠杀,却显得十分迟钝。
  2005年1月27日,就在奥斯威辛六十周年纪念的同一天,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美国的一个国会议员,带领了一个民间各界的代表团,最近考察了苏丹和乍得边境的难民营,并作出报告。正是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种族屠杀,导致大批难民的外逃。代表团详述发生在苏丹的种种惨状,呼吁国际干预。就是这同一天,一方面在奥斯威辛纪念会上,各国代表纷纷呼吁:“决不能让悲剧重演”;一方面面对正在发生的大屠杀,大家仍然无所作为。所以,一位在浩劫中幸存的犹太人在纪念会上说的话,听起来特别惊心动魄:当年西方社会对纳粹种族清洗的冷漠,令犹太人始终无法释怀。
  惟有安南,深知手中没有制度的利器,口号遂将沦为空话。安南非常现实地说,“不能重演”说来容易,付诸行动难。因此,安南只能遗憾地提醒与会者,在奥斯威辛惨剧结束的六十年之后,大规模屠杀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没有绝迹。而且“令人遗憾的是,这个世界在制止大屠杀和种族清洗方面不止一次地失败”。
  这是我们在大屠杀六十周年纪念日,应该正视的现实。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