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第三卷 第二章)(9)
时间:2023-05-01 作者:王蕙玲 点击:次
志摩把一张《新闻报》和刚刚写下的日记推到小曼近处,一言不发。他拿起一支香烟,但擦了几根火柴都没把烟点着。 小曼看完报纸和日记,柔声对志摩说:“这,也犯得着你发火? 国家的事,我们平头百姓,管得着吗?不要想这么多吧。发火伤神,坏了身子是自己的。” 志摩长叹一声:“不对,小曼。我写的这几句话你看到了吗? “房子倒下来不单是压死在政的党员,外来的侮辱是人人分得着的’。做个中国人,几千年的文明固然是我们的荣耀;但让这样的政府当家,叫我们老百姓跟着吃不完的亏、倒不完的霉。受不尽的侮辱,却是我们的最大悲哀和羞耻!” 小曼会意地点点头。她虽然从来不问政局时事,但志摩的爱国心和正义感却使她钦佩。她感到,这也是他的人格之可贵的部分。 (九) 僻静的硖石镇,像开锅的水似地喧闹起来。当地首富、硖石商会会长徐申如五十九岁,做六十寿诞,宴宾王日。 两支逾斤的红烛高燃如炬,火焰熊熊;从大门口一直到厅堂,到处张灯结彩,这些,都给端坐在厅堂中间太师椅上穿着崭新长袍马褂、容光焕发的寿翁脸上增添了喜庆的自得之色。 “申公寿比南山! “申公福寿无疆!” 贺语、祝词,像穿花的蝴蝶,扑翅而飞,来宾们打躬作揖,小辈们挨个儿向寿翁磕头;寿礼摆满了半间厅堂。 志摩和小曼从上海赶来向父亲拜寿。志摩穿着新制的衣饱,满脸喜气,小曼穿戴大方,略施淡妆;两人双双向父亲下跪,拜了三拜,然后侍立一边。 打从那年逃难离乡,老夫妇在北平跟幼仪生活了一段时间,徐申如对小曼的偏见和厌恶日渐加深。他得到了时时观察、时时对 比的机会。他越来越感到幼仪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媳妇,因而起来越对小曼接任了这个位置感到痛心和失望。小曼太得志摩的欢心,他反感;小曼不能做一个支撑家业的主妇,他反感;小曼的懒散病弱,他反感;小曼至今没有为徐家延嗣,他也反感;小曼的爱玩爱花钱,他更反感。所以,志摩夫妇离开硖石后,他一直异常坚决他拒绝给他们任何资助。他认为那是一个全由小曼一人凿开的无底洞,如果不予堵绝,将会把他毕生的敛聚全部漏完。 今天,小夫妻特地赶回来向他拜寿,小曼又是那么恭敬、温顺,再加上在这么多的宾朋戚友面前,他自然不能再露不虞之色了。 他转头向他俩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随便坐下。 小曼虽然惯于应酬,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里,她不免显得比较拘谨。当年公爹决定北上与幼仪同住,这对她是一个极大的难堪和打击;公爹发狠断绝对爱子的接济,实际上也是向她投来的一个杀手锏;这些,一直使她深自苦恼,但也只好藏于心底,因为对此志摩也实在无能为力,倒是苦了志摩,只得为维持生计而拚命工作,日夜不辍。她又能向谁诉说?她渴望能够得到一个机会,使公爹婆母对她改变看法,使自己能够表现出孝顺贤慧,使志摩与父亲消。 除感情隔阂。然而她一直得不到这样的机会。 今天,老父的脸色总算还好。这使志摩喜不自胜,也使小曼略感宽慰。 入夜,厅堂里灯火辉煌,鼓乐齐鸣,丝竹悠扬。酒足饭饱之后,有堂会余兴:弹词、大鼓和上海本滩戏;大轴,是志摩、小曼特地从上海请来的袁汉云、袁美云姐妹的京戏。 她们唱的是《武家坡》。一折过后,掌声雷动。 突然,不知是谁喊道:“少奶奶来一段!” 小曼一愣,转头瞧着志摩,不知如何是好。 几个人跟着起哄:“少奶奶唱一段!” “唱一段!” “我不会唱,唱不好……”小曼红着脸,摇着手,只想躲。 “少奶奶在上海唱戏好大的名气,报上都登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