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关前悲陆游
2023-04-12 作者:王安宁 点击:次
三月的一天,我们来到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这里屹立着一座古关,它就是关中四关之一——大散关。因此地曾是周朝诸侯国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
大散关设于西汉,废弃于明末,东汉之后,被潼关取代。伫立关前,纵目远眺,但见山势险峻,古木蓊郁,层峦叠嶂。两侧的山峰如卧牛,似奔马,又像密不透风的天然屏障。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汉王刘邦曾在此"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延岑引兵进入散关至陈仓。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过散关。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
公元1131年5月,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宋于富平之战失败后,宋将吴玠收拾残兵,屯据和尚原,刚立好栅寨,金兵已至原下。当时,吴乏粮,故兵无斗志。吴与弟吴璘召诸将,以忠义相激励,并歃血而誓,使兵众感奋。乌鲁折合兵先至,在和尚原北列阵,宋军更战迭休,大败折合。这时,没立郎君正攻箭关,吴选兵奋击,使金兵两路不得会合,大败而去。十月,完颜宗弼(金兀术)自熙河移兵窥蜀,引兵众十万人,从宝鸡造浮桥渡渭来犯。吴派吴璘、雷仲等,将劲兵用"驻队矢"迎敌。并用骑兵断其粮道,共交锋三十多次,完颜宗弼中箭而败退。此役宋军大胜。
两宋时期,陕西成了宋与金对峙的前线,双方征战不止。1140年,南宋中兴名将岳飞韩世忠先后击败金军主力,一路收复失地。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宋高宗赵构却与金国达成了《绍兴和议》,割地称臣杀岳飞换来偏安南方,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为分界。
1171年,陆游随军来到川陕一代。他在陕西南郑军营中提出了收复中原的《平戎策》,可惜,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肯定陆游的战略思想。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罢官已六年、隐居山阴故里的陆游已六十有一。想到山河沉沦,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提笔挥毫,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中年后曾于蜀中任职,也多次把自己比作率军北伐的诸葛亮,可惜朝廷从没给他一次机会!陆游只能如辛弃疾一般,“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大散关,这个一度成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对峙的前线,终于成了陆游心中永远的痛!
南宋时期,西安(长安)属金国统治,叫做京兆府,也是陆放翁收复中原策略当中首先要收复的战略要地。他问候三秦父老的诗句今天听起来仍是那么充满期待。《观长安城图》:
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
横戈上马嗟心在,穿堑环城笑虏孱。
日暮风烟传陇上,秋高刁斗落云间。
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85岁的陆游一病不起,他深感自己来日无多,怀着深深地遗憾和满腔悲愤,给儿子写下了遗嘱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今天我们站在大散关前,终于可以告慰陆放翁:您老一直牵挂的北国早已统一,唯余台湾仍孤悬海外。全体中国人和您当年一样,也在热切的盼望中华民族大家庭早日实现大一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