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青春是火热的
2023-03-25 网友提供 作者:刘玉宝 点击:次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就会找到你。”这么好的事,劳动课重回校园还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值得额手称庆。 小时候,经常听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城里孩子到了乡下,指着韭菜说:瞧这绿油油的麦苗啊!还别不信,现在许多城里的孩子怕也是啥啥分不清楚,所谓“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只在书本上见过,偏又缺乏社会实践,又叫他们如何去分辨? 我在东海县老家有个同学,他姐姐因为热爱劳动还在上小学时,就成了全县同学的学习榜样。至今都还记得她的事迹,平时在家帮父母洗碗、扫地、洗衣服等家务活样样抢着去做;到了外面看见有人需要帮助的,她也会主动伸手。一个星期天,她走在田埂上,看见一小片小麦田里被人抄近路踩出了一条小路,她就跑回家做了块木牌插到田头,上书“请爱护庄稼”。像这样举手之劳的事,又有几个人会像她一样去做呢?许多孩子都会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却不知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又如何会懂得节约? 劳动的过程,对许多人来说不见得都那么美好,不少人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繁重的劳动,然而,这并不妨碍人们去热爱劳动,唯有劳动才能创造更多财富。通过“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得来的劳动成果,自然也会愉悦身心。何况作为学生的劳动也无须那样拼命,说穿了无非是增加一种社会实践,得到一次手脑并重的锻炼而已。 劳动既可以让我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生存观,也可以让我们学习如何更好地独立生活。当“小皇帝”,做离不开父母的“羔羊”,这不是我们需要的选项。 我们家曾有一个搪瓷盆,上面印着“奖”字。那是母亲当选县劳模时得的。还有一张奖状,一直贴在北墙上。我知道母亲几乎一年到头都没闲过,忙了家里忙集体,从不偷奸耍滑,有多少力气就使多大劲。大集体时,有时家里有事耽误迟到一小会,她都会趁别人休息时补上。受母亲影响,我小学到初中阶段得最多的奖就是劳动奖状。 小时候,家门口有一个菜园,放学后浇水、施肥这些活经常落到我肩上。放学后,赤着脚拎上一个小桶,一趟一趟去池塘打水浇菜,无论多累也总是坚持浇完。第二天,看着头一天耷拉着脑袋的菜在浇过水后焕发生机,心里就非常有成就感。劳动教会了我坚强,让我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当然,城里跟农村不同,过去跟现在也不同。农村大人整天在田里忙,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到了农忙季节,常常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地忙,为的就是不误农时。学生往往就是家长的帮手,干不了重活,可以帮忙照看园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家长的负担。 五月麦收季节,就连诗人白居易都会因为不能亲自参加劳作而心生惭愧:“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农桑当然指的就是劳动。而捡麦穗是这个季节农村孩子的劳动内容之一。过去,农村上学期间有忙假,假期结束返校还要交社会实践报告,无非就是写一下每天的劳动日记,交上去供老师点评。劳动多的学生,心里挺自豪。 城里孩子没有这种劳动压力,但有了劳动课,就能增加一些锻炼机会。平时也可以学着帮父母做些整理,可以通过搞卫生、洗衣服等让自己体验不一样的劳动学习,正好也让绷紧的脑袋放松一下。 品学兼优的孩子,几乎没有不爱劳动的,劳动教育就是孕育美好品德的沃土。“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劳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还无形中培育了品行,促使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劳动者不得食,自己动手,去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滋味,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吃穿不愁,锻炼身体也非常重要。除了平时的体育锻炼,还要通过参加适量的劳动,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在不久的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爱心肯干事的孩子,必定能够在进入社会后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从而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我非常敬佩劳动者,无论你是做工还是务农,能够靠自己双手收获劳动成果,然后去养活自己,养活一家人,养活社会上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人都了不起。每个人分工不同,随便怎样的岗位,劳动光荣,劳动的青春是火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