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青春与奋斗鼓荡了我的心【人生之路观后感】(2)
2023-03-24 网友提供 作者:马二 点击:次
奋斗、青春,人生的转折
路遥的原着中,高加林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他俨然唯一枢纽,不论是黄亚萍还是刘巧珍,都是为了服务他而存在的。路遥在他身上倾注了无数的骨血,叩问着自己的灵魂,写出了知识分子身上的青春与昂扬,也写出了软弱与局限。 但要拍成电视剧,只写高加林一个人远远不够,《人生之路》是一部群像剧。 高加林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一号角色。但高双星的出现,让这个人物变得更有温度与魅力。他依然张狂,却多了一分少年之气。不做滔滔不绝的流水,骑自行车也要飙到第一名。他依然意气,却多了一丝人情味。知道马栓无处而去,将其领到自己的宿舍,恳求刘巧珍给他一份工做。他依然热忱,临别时他将写着自己名字的钢笔赠给高双星;他依然诚恳,对老师、对长辈、对同学皆是如此。 更难得的,是高加林身上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他的一生,不断遭受挫折。被冒名顶替,被村里人议论,失去教师资格,不再担任宣传干事…… 放在常人身上,每一件都要扒掉一层皮。但高加仍然走出来了。预告片中,有个一闪而过的镜头:热烈欢迎着名作家高加林老师。比起原着中的失意结局,这个高加林更见力量。诚如他自己所说,“只要理想在,人就不会倒下。” 高双星是另一颗“定盘星”。 他是以高加林影子的姿态出现的。学习不如他,交际也不如他,模样还没有他俊俏。高考报志愿,他不知所以,也不懂得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但他有一个“好父亲”。他是善良的,但这种善良不足以扭转对大城市的渴望;他知道冒名顶替是错误的,但有人推一把也就甘之如饴了。 高加林与高双星,因一次有意为之的“事故”,人生命运陡然而变。 刘巧珍也变了大模样。剧中的她,更活泼也更自信。 她仍然在为父亲没让她读高中耿耿于怀,但她绝不自卑。翻身下拖拉机的洒脱,烫大波浪头时的恣意,劝解马栓时的质朴,以及对心爱之人始终如一的情感,都让她熠熠生辉。看预告,刘巧珍后面还要去上海,先当保姆再开店,最终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黄亚萍是孤高的孔雀,也是陷入泥潭的白天鹅。高双星去了上海,恐怕也见不到几个气质媲美黄亚萍的姑娘。黄亚萍是浪漫的,她对穷小子高加林颇有好感,甚至后来数次邀请他去上海、去美国;她也是现实的,爱情终究不能战胜面包。她为了照顾父亲放弃高考,为了去美国也愿意付出一切。就像演员张嘉倪在微博写的那样:她是开在贫瘠土壤上的理想之花…忠于自我想要的人生。 还有马栓。前几集他的笔墨不多,但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 雨夜,高加林和高双星偷跑到图书馆。诗兴大发,诵温庭筠之《咸阳值雨》,却忘了最后一句。马栓悠悠坐起,念“晓云将入岳阳天”,吓了高加林一跳。一则,他没想到这里藏个人;二来,他也没想过,三次预考失败的马栓,能背出自己忘的诗。 这群青年,曾是1984年陕北农村最普通的一批高三学生。 他们不了解国家大事,对时政的知晓还不如高明楼这个老支书;他们也不懂得爱与被爱,只知道对谁有好感,又对谁有热情。但他们敢做选择,敢为了选择不断奋斗。他们身上,有合辙的戏剧逻辑,丰富的人物弧光,还有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精神。 大时代、小人物,永恒不变的青春命题《人生之路》原名叫《人生·路遥》,这个名字有两重意思,一个是指这部剧改编自路遥的小说《人生》;另一个意思是说,人生路遥远漫长,要不忘初心。改成了《人生之路》,减了灵动多了质朴,更有“续旧作开新篇”的味道了。 《人生》的小说发表于1982年,今年是2023年。1982年,中国的GDP是5373.5亿元;2022年,中国的GDP是121万亿元,相差超过200倍。四十年来,我国经济腾飞,脱贫攻坚顺利完成,青年一代的理想也从昔日的“走出山沟沟”,变成了如今的返乡创业、带动家乡一起致富。41年过去了,高加林们似乎也不再是如今年轻读者的心头好了。但青春、挫折、奋斗的命题永不过时。 高考依旧是最公平的考试。每年依旧有学生晕倒在考场上,依旧有学生代表领诵宣誓词,依旧有教师对学生“题太难”的开解——你不会,别人也不会。 青春依旧是最萌动的阶段。面对心爱的人,喜欢没有那么容易说出口,每天只要见一面,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欢喜。面对家长的唠叨,恨不得放空到爪哇国。 奋斗依然是最炙热的主旋律。高加林的选择,如今仍被无数高中学子面对。只不过,成功不再有唯一注解了。即使考不上好大学,也可以去学门技术,可以自主创业,甚至可以“专升本”。但这一代人也有了新的困惑需要解答。 导演阎建钢在采访中表示,谁不曾年轻过,谁不曾在青春道路上与挫折不期而遇,遭遇挫折后,作何选择、如何奋斗以改变命运,是一道能超越时间的人生课题。 《人生之路》并不能为困惑的青年做出决定,但新一代的观众能在高加林的人生抉择中,照见当下的困惑,找到面对人生两难困境的乐观与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