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也有艺术吗?当然有了,骂得高明能让人拍案叫绝,让人回肠荡气,可以骂得惊天地泣鬼神。胡适先生就写过《骂的艺术》一文,列举了许多骂的方法和窍门。据我的研究,在骂的艺术水平上,《三国演义》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想要明了骂中三昧的朋友不可不知。 三国中骂的高手太多了,不论是玩弄文字的文人墨客还是不通文墨的武将抑或是济世救人的医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骂功。 首先说文人才子的骂,这个文学性是最强的,音韵铿锵优美,气势磅礴,即使千年以后读到这些文字仍不禁为之拍案。这里面最富代表性的是张松骂曹操。张松是西川刘璋的别驾,他本来想把西川的地图献给有能力的人,因为刘璋暗弱,可是曹操瞧不起他,在他面前炫耀自己的武力,曹操吹嘘说"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这个时候张松反唇相讥:"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欲抑先扬,一听开头以为是夸曹操呢,可是话锋急转跟着把曹操最狼狈的事都抖露出来了,前后对比效果强烈,张松可说是熟谙骂中三昧。 除了文人,武将也善骂。被后世尊为武圣的关羽在败走麦城被东吴擒获以后,孙权劝降,关羽大义凛然的一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这么一骂便骂出了春秋大义,骂出了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气,也骂出了一位忠义千秋的武圣人。 关羽熟读《春秋》,是一个儒将,自然是文化很高。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张飞就是一个缺少文化的粗鲁的猛将了,不过虽然张飞粗鲁,可是也非常善骂。既然是文化不高,那么就不善于骂出大段的文字,可是简短的骂辞也是十分精彩的,这位将军在虎牢关前遇到吕布,大骂其"三姓家奴",此一骂辞可谓绝妙。吕布本姓吕,先拜丁渭为义父,可是后来见利忘义杀掉丁渭改拜董卓为义父,再后来又杀掉董卓,这个"三姓家奴"的称谓送给吕布这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前面说过连医生也很会骂,不过这医生的骂有什么奥妙呢?有一个太守有病,请神医华佗给他治病,好吃好喝好招待,可是这位神医就是没给他治,后来自己跑路了,临走前还留下一封信大骂太守,太守大怒急忙派人追赶,结果没追上,盛怒之下太守吐了好几升黑血,病却好了。虽然《三国演义》里面没有记载他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可是骂的效果确实神妙,真不愧是神医呀! 老百姓常说"骂人能少块肉呀?"可是这是因为不知道高手的境界,真正的高手一骂就不是少块肉那么简单了。《三国演义》中骂的水平最高的非诸葛亮莫属了,比起前面说到的张松,诸葛亮才是真正的高手,张松虽然很会骂,不过招来一顿乱棒,嘴痛快了,可是皮肉受苦了。诸葛亮就不会这样,他不会做这样两败俱伤的事。他曾活活的骂死过三个人,而且这三个人都不是无名小卒,这水平别说在三国,就是在世界历史上谁能做到? 诸葛亮骂死的第一个人是大家熟悉的东吴大都督周瑜。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三气周瑜,最后一次用一句"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将一个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周郎气得一命归西,其骂的功夫可谓高强。 第二个被诸葛亮骂死的人是在北伐中原的时候,魏国的司徒王朗。诸葛亮骂道:"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老头一听,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诸葛亮骂死的第三个人是魏国的大都督曹真,正值曹真兵败,诸葛亮给他写了一封信,把他大大的羞辱挖苦了一番。"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致书于大司马曹子丹之前: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嗟尔无学后辈,上逆穹苍;助篡国之反贼,称帝号于洛阳;走残兵于斜谷,遭霖雨于陈仓;水陆困乏,人马猖狂;抛盈郊之戈甲,弃满地之刀枪;都督心崩而胆裂,将军鼠窜而狼忙!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颜入相府之厅堂!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仲达闻阵而惕惕,子丹望风而遑遑!吾军兵强而马壮,大将虎奋以龙骧;扫秦川为平壤,荡魏国作丘荒!"气得这位魏国的大都督恨气满胸,当天晚上就死了。更妙的是诸葛亮在去信之前就料到了曹真会气死--"若曹真病轻,必便回长安。今魏兵不退,必为病重,故留于军中,以安众人之心。吾写下一书,教秦良的降兵持与曹真,真若见之,必然死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