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5)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牡蛎五两(熬,味酸咸) 龙骨四两(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掰) 蜀漆三两(洗去腥,味辛平)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 甘草二两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隔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味咸,苦寒)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味苦甘,平) 大黄三两(酒浸,味苦寒)

    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个(味苦寒) 虻虫二十五个(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

    右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日卒 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解释翻译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蜜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七味药,用水一斗,先加入麻黄、葛根煎煮,煮去水分二升,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它药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复盖衣被,取暖保温以助发汗,使之微微汗出。调养护理方法及禁忌同桂枝汤,其它汤剂煎服法都可以依照此方。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