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乐志(2)
时间:2023-03-06 作者:脱脱 点击:次
晋高祖使冯道、刘册应天太后、太宗皇帝,其声器、工官与法驾,同归於辽。 圣宗统和元年,册承天皇太后,<二>童子弟子队乐引太后辇至金銮门。 天祚皇帝天庆元年上寿仪:皇帝出东阖,鸣鞭,乐作;帘卷,扇开,乐止。太尉执台,分班,太乐令举麾,乐作;皇帝饮酒讫,乐止。应坐臣僚东西外殿,太乐令引堂上,乐升。大臣执台,太乐令奏举觞,登歌,乐作;饮讫,乐止。行臣僚酒遍,太乐令奏巡周,举麾,乐作;饮讫,乐止。太常卿进御食,太乐令奏食遍,<三>乐作;文舞入,三变,引出,乐止。次进酒,行臣僚酒,举觞,巡周,乐作;饮讫,乐止。次进食,食遍,乐作;武舞入,三变。引出,乐止。扇合,帘下,鸣鞭,乐作;皇帝入西阖,乐止。 大乐器:本唐太宗七德、九功之乐。武后毁唐宗庙,七德、九功乐舞遂亡,自後宗庙用隋文、武二舞。朝廷用高宗景云乐代之,元会,第一奏景云乐舞。杜佑通典已称诸乐并亡,唯景云乐舞仅存。唐末、五代板荡之馀,在者希矣。辽国大乐,晋代所传。杂礼虽见坐部乐工左右各一百二人,盖亦以景云遗工充坐部;其坐、立部乐,自唐已亡,可考者唯景云四部乐舞而已。 玉磬, 方响, 筝, 筑, 卧箜篌, 大箜篌, 小箜篌, 大琵琶, 小琵琶, 大五弦, 小五弦, 吹叶, 大笙, 小笙, 篥, 箫, 铜钹, 长笛, 尺八笛, 短笛。 以上皆一人。 毛员鼓, 连鼓, 贝。<四> 以上皆二人,馀每器工一人。 歌二人, 舞二十人,分四部: 景云舞八人,<五> 庆云乐舞四人,<六> 破阵乐舞四人, 承天乐舞四人。 大乐调:雅乐有七音,大乐亦有七声,谓之七旦:一曰娑陀力,<七>平声;二曰鸡识,长声;三曰沙识,质直声;四曰沙侯加滥,应声;五曰沙腊,应和声;<八>六曰般赡,五声;七曰俟利椦,斛牛声。」九:自隋以来,乐府取其声,四旦二十八调为大乐。 娑陀力旦: 正宫, 高宫, 中吕宫, 道调宫, 南吕宫, 仙吕宫, 黄锺宫。 鸡识旦: 越调, 大食调, 高大食调, 双调, 小食调, 歇指调, 林锺商调。 沙识旦: 大食角, 高大食角, 双角, 小食角, 歇指角, 林锺角, 越角。 般涉旦:<一○> 中吕调, 正平调, 高平调, 仙吕调, 黄锺调, 般涉调, 高般涉调。 右四旦二十八调,不用黍律,以琵琶弦协之。皆从浊至清,迭更其声,下益浊,上益清。七七四十九调,馀二十一调失其传。盖出九部乐之龟兹部云。 大乐声:各调之中,度曲协音,其声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近十二雅律,於律吕各阙其一,犹雅音之不及商也。 散乐 殷人作靡靡之乐,其声往而不反,流为郑、卫之声。秦、汉之间,秦、楚声作,郑、卫亡。汉武帝以李延年典乐府,稍用西凉之声。今之散乐,俳优、歌舞杂进,往往汉乐府之遗声。晋天福三年,遣刘以伶官来归,辽有散乐,盖由此矣。 辽册皇后仪:呈百戏、角、戏马以为乐。 皇帝生辰乐次: 酒一行 篥起,歌。 酒二行歌,手伎入。 酒三行琵琶独弹。 饼、茶、致语。 食入,杂剧进。 酒四行阙。 酒五行笙独吹,鼓笛进。 酒六行筝独弹,筑球。 酒七行歌曲破,角。 曲宴宋国使乐次: 酒一行 篥起,歌。 酒二行歌。 酒三行歌,手伎入。 酒四行琵琶独弹。 饼、茶、致语。 食入,杂剧进。 酒五行阙。 酒六行笙独吹,合法曲。 酒七行筝独弹。 酒八行歌,击架乐。 酒九行歌,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