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卷三十八 志第十八(9)
时间:2023-02-26 作者:刘昫 点击:次
龙泉隋曰上县。天宝元年,改为龙泉
延福隋县。武德六年,置北吉州,领归义、洛阳二县,罗州领石罗、开善、万福三县;匡州领安定、源泉二县。贞观二年,三州及县并废,地并入延福
绥德隋废县。武德二年,复置。六年,又分置云州,领信义、淳义二县;龙州领风乡、义良二县。贞观二年,二州及县俱废,地并入绥德
城平隋旧县。武德三年,又置魏平县,属南平州。又置魏州,领安故、安泉二县。七年,又于魏平城中置绥州总管府并大斌县。贞观二年,废南平州、魏州及魏平、安故、安泉三县,移绥州治于上县,大斌治于今所
大斌武德七年置,治魏平。贞观二年,移治今所。
银州下隋雕阴郡之儒林县。贞观二年,平梁师都置银州,隋旧名。天宝元年,改为银川郡。乾元元年,复为银州。旧领县四,户一千四百九十五,口七千七百二。天宝,户七千六百二,口四万五千五百二十七。在京师东北一千一百三十里,至东都一千五百七十九里。
儒林隋旧县
抚宁隋县。贞观二年,属绥州。八年,改属银州,治龙泉川。开元二年,移于今所
真乡隋县
开光隋县。贞观二年,属绥州。八年,改属柘州。十三年,柘州废,来属银州
静边州都督府旧治银川郡界内,管小州十八
归德州寄治银州界,处降党项羌。
夏州都督府隋朔方郡。贞观二年,讨平梁师都,改为夏州都督府,领夏、绥、银三州。其夏州,领德静、岩绿、宁朔、长泽四县。其年,改岩绿为朔方县。七年,于德静县置长州都督府。八年,改北开州为化州。十三年,废化州及长州,以德静、长泽二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朔方郡。乾元元年,复为夏州。旧领县四,户二千三百二十三,口一万二百八十六。天宝,户九千二百一十三,口五万三千一百四。在京师东北一千一百一十里,至东都一千六百八十里。
朔方隋岩绿县。贞观二年,改为朔方县。永徽五年,分置宁朔县,长安二年废。开元四年又置,九年又废,还并入朔方
德静隋县。贞观七年,属北开州。八年,改北开州为化州。十三年,废化州,以县属夏州
宁朔隋县。武德六年,于此置南夏州。贞观二年废
长泽隋县。贞观七年,置长州都督府。十三年,废长州,县还夏州
云中都督府党项部落,寄在朔方县界,管小州五:舍利、思璧州、阿史那州、绰部州、白登州。户一千四百三十,口五千六百八十一
呼延州都督府党项部落,寄在朔方县界,管小州三:贺鲁州、那吉州、夹跌州。户一百五十五,口六百五
桑乾都督府寄朔方县界,管小州四:郁射州、艺失州、毕失州、叱略州。户二百七十四,口一千三百二十三
定襄都督府寄治宁朔县界,管小州四:阿德州、执失州、苏农州、拔延州。户四百六十,口一千四百六十三
达浑都督府延陀部落,寄在宁朔县界,管小州五:姑衍州、步讫若州、嵠弹州、鹘州、低粟州。户一百二十四,口四百九十五
安化州都督府寄在朔方县界。户四百八十三,口二千五十三
宁朔州都督府寄在朔方县界。户三百七十四,口二千二十七
仆固州都督府寄在朔方县界。户一百二十二,口六百七十三。
灵州大都督府隋灵武郡。武德元年,改为灵州总管府,领回乐、弘静、怀远、灵武、鸣沙五县。二年,以鸣沙县属西会州。贞观四年,于回乐县置回、环二州,并属灵武都督府。十三年,废回、环二州,灵州都督入灵、填二州。二十年,铁勒归附,于州界置皋兰、高丽、祁连三州,并属灵州都督府。永徽元年,废皋兰等三州。调露元年,又置鲁、丽、塞、含、依、契等六州,总为六胡州。开元初废,复置东皋兰、燕然、燕山、鸡田、鸡鹿、烛龙等六州,并寄灵州界,属灵州都督府。天宝元年,改灵州为灵武郡。至德元年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升为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灵州。旧领县五,户四千六百四十,口二万一千四百六十二。天宝领县六,户一万一千四百五十六,口五万三千一百六十三。在京师西北一千二百五十里,至东都二千里。
回乐隋县,在郭下。武德四年,分置丰安县,属回州。十三年,州废,并入回东
鸣沙隋县。武德二年,置西会州,以县属焉。贞观六年,废西会州,置环州。九年,废环州,县属灵州。神龙二年,移治废丰安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