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十三邀》第一季经典摘录(2)

  20.希腊人对生命的理解不是活着,而是活力。优秀的人可能你指的是那个卓越,但是就是对于一般人来说,你可能达不到那种卓越,但他那种活力对他来说,太基本了,就是行使你所有的潜能。这不就变成特重要的人生,有所作为,就是展现自己的......

  他戴着黑色墨镜,安静而又优雅地抽着雪茄,语气平缓,镜头前的贾樟柯十分真实和接地气。虽然从未看过他导演的电影,但从他的身上能隐约体会到一种特立独行的气质。在节目中,他提及自己已经习惯了创作上的独裁,对形成共识的过程丝毫不感兴趣。 “我们为了所谓共识的形成、内耗,犹如陷入沼泽,犹如鬼打墙。”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为了谋求他人的认同,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步步地妥协退让,直至坠入自我怀疑的深渊。对于个体而言,独立思考往往更为重要,它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所谓的共识只会让我们逐渐自我消解,失去个人独立成长的空间。

  他的话语中,也充满了对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的困惑与无奈。“是我们改变了这个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人类共同体和宇宙的关系是什么?跟时间的关系是什么?”作为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他能敏锐捕捉到时代变迁的浮光掠影,不被世俗的眼光所定义,勇敢地为弱者发声。可正因如此,他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悲哀与失望。我们这个世界改变得是否太慢了?我们是否一直停留在原地,而忘记了继续往前走?一个个问号的背后,是对精英阶层衰落的感慨,是对社会和时代的认知与反思。

  而VR技术的发展,也为他的生命注入了新的热情与动力,让他学会用多维度视野来解读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有可能人类世界也是一个虚拟世界,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自生自灭,所建立的国家社会、结构、民主、种族、语言,所有的一切可能是被某个系统设计出来的,我们被另一个系统观看,我们可能就是别人的 VR 。我在做 VR 电影时可能在模仿我们的设计者。”

摘录:

  1.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义成一个创作者,我们提供观察和分享,我们无法做共识形成的服务,否则我们会停在一个横面,不前进。

  2.我在重新拉开我跟城市跟世界的一个距离,然后回到我出发的地方,寻找建构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生活、理解我自己。过去我需要离开故乡,是因为我需要经验我需要看世界,现在我回到故乡是因为我需要获得我需要的角度。

03 白先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为一名理想主义者,在面临文化断层和商业社会的漠视时,白先勇先生将人类心灵中无声的痛楚转化为文字,主动承担起了实现中国文艺复兴的使命,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在采访过程中,白先勇先生对《红楼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超越了其所处的时代,并对其中的部分情节作了解读,例如将贾宝玉身上的红斗篷看作是背着情的十字架,担负着人世间的痛苦与罪恶,也进一步增进了我对《红楼梦》的理解。在传统文化式微的今天,白先勇先生讲述了文化崩溃之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焦虑以及灵魂上的漂泊感,在写作中将个人风月与历史风云有机结合,为自己饱经沧桑的人生作历史注解。但他采用现代感的方式来诠释经典之美,只依靠一部 《牡丹亭》和《红楼梦》来复兴中华文化,是否又是另一种堂吉诃德,却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摘录:

  1. 人生无常,彩云易散琉假脆,当我们明白了人生的本质就是无常的,或许我们会减少许多痛苦,放下许多执着,在这有限的、无常的生命里,我们如何去寻求一种确定感,也许那就是艺术,经典成为永恒。

  2. “我走到湖边,天上飘着雪,上下苍茫。我立在堤岸上,心里突然起了一阵奇异的感动,那种感觉,似悲似喜,是一种天地悠悠之念,二十五岁的那个自己,变成一团模糊,逐渐消隐,我感到脱胎换骨,骤然间,心里增添了许多岁月。”——《慕然回首》

  3. 逆潮流是拓展时代边界的。不能低估一个体的某种努力,个体仍然是历史变革中最重要的工具,最重要的一种动力。

  4. 其实这个节目本质上不是偏见去见人,我觉得就是一个对他人之了解的热情,对他人之命运的共鸣,十分有耐心的等待一个人陈述自我,尽管那个陈述可能是片面的,暂时的,但是我们已经尽量比其他媒体做了更耐心的等待。

04 二次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品集十三邀 第一季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