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的缺点【流浪地球2观后感】(2)
2023-02-03 网友提供 作者:Fly Away 点击:次
刘德华对生命的解读也很有意思,产生自我意识便是生命,moss和自己的女儿乃至自己也是,但这样困于机械在外界人看来是自我欺骗,人总有一死,可未来机械与肉体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或许不远的将来生命永存不再是个幻想了。电影对这些的探讨仅限于刘德华危机的那几段话,这么长的时间里电影真的很难在这上面作文章吗?可矛盾的是时间长,遗憾的是用以通俗简短的表达。 四.“硬科幻”的误区? 流浪地球1当时的宣传大多也是中国首部硬科幻的存在,2在扩大这么多的内容里更是不会丢掉这个名号。 百度上对硬科幻的定义是: 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硬科学”为基础的,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与之对应的有软科幻。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试图重置这个定义: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 代表作有《黑客帝国》、《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海底两万里》《时间机器》等 虽然硬科幻是一种“预测”,但现今科幻片已经超出了此范围,大量幻想与高深也是另一种“硬”的表达。于我而言,硬科幻可以是我在读《三体》《火星救援》里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复杂且看不懂的学术话语依然能感受到用意与导向。没有面向大众的简化解释就是专业书而不是科幻作品了。《流浪地球2》里的科幻元素硬吗?带着地球流浪先不说是否符合物理等科学认知,首先它是一种极端的表达,电影为此应该会有很多解释但为了观众易懂也只是浅显说明,一个地月洛希极限用了十几次,只是想告诉观众我们接下来要炸月球让地球漂泊。《流浪地球2》的科幻要点是为了灾难冒险服务,这其实也是现今影界里科幻片逐渐失去的东西,硬科幻以追求科学(可能的)的细节或准确为特性,少了这些表达,也使现今“硬科幻”的标准门槛降低。因此《流浪地球2》可以是看作是“硬科幻”,但不是一部纯正意义的“硬科幻”作品 五.“个人英雄主义”的浅陋表达 电影拍的是全人类的,但隐约也会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最明显的那段就是刘培强对抗反叛者的情节,这样直白的展示在当时出现的笑点面前被弱化,以至于观众可能不会觉得情节不合理,可这种过度耍帅又是为后段给韩朵朵铺垫爱情,让我感到一阵不舒适,在我看来这是一段很不喜欢的剧情。 同样另外两条线也是,刘德华恢复互联网,李雪健对抗联合国。李雪健力排众意,其实是一个中国政府的思想对抗世界,“我们坚定的是我们胜利的关键,我们就是正确的”,这一点基本上在很多中内外电影都会存在,不夸张的说国家于世界正如个人于人群也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扩大化展现,但毕竟电影是我国拍的,有这点也很难评价了。但刘培强与刘德华这两条线确有体现,只是看观众介不介意。 六.剧作的槽点 首先说明一点,电影虽是改编刘慈欣的原着,但早从第一部开始就已经是原创大于原着了,电影只是借用了小说的设定,精彩的叛乱那一章确实限于尺度无法拍出,那么如此多的纯原创故事就会出现槽点。最让我不适的是开头一幕刘培强遇见韩朵朵的那段幻想,“男凝”视角如此严重,以至于后面的谈情说爱显得苍白无力,人物脸谱化严重,剧情过渡太紧,表达得又十分刻意,这些又给情感的渲染增加了不少难度,也是故意煽情的缘由。 彩蛋揭示了moss是背后操控一切的罪魁祸首,电影多处对监控的镜头就已经十分明显了,其实看过第一部的人早会从这方面去想,影片每隔十分钟给个监控的镜头,却只是在彩蛋中给出了解释,就显得这条线索轻重不稳,看不出用意。看得仔细的人在电影前段就会明白,看不仔细的人也只是会被误导这是刘德华女儿的监视,线索给太多,就仿佛是对观众说“这个点肯定是有用意的,记住了,这是个铺垫”。观众不是傻子,聪明只会被聪明误,这还是过度耍聪明了 笨笨军犬的讨巧剧作,一台机器决定世界命运的存疑,且刘德华如此简单的侵入等等都是剧情的槽点,最难以忍受的还是倒计时这种低幼愚蠢的设置。很多人都拿《阿凡达2》来对比,确实阿凡达2的剧情很拖后腿,但本质上阿凡达2是一个全新世界的特效展现,就是一个"特效技术电影“,观众在看的时候会觉得故事不行包括我,但又会被各种奇特美丽的画面所吸引,与球2的不同在于,一个是故事服务技术,一个应该是技术服务故事,有主有次才更重要,电影核心是科幻,科幻是一个故事而不是一个设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