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仙境与风花雪月【穆赫兰道观后感】(2)
2023-02-03 网友提供 作者:怨四熊 点击:次
这种对二次观影的默认,有的观众会接受,至于我是不太买账的,在我朴素的认知里,好的电影传达情感,观众接受它的冲击,而穆赫兰道刻意不去传达那些,它想要你反复观看然后以解密的方式来拾得,第一我怀疑这种“拾得—拼凑”方式的传达效果,第二不太接受这种假定展现方式背后体现出的冷酷与傲慢。梦境步步逼近的焦虑折射了戴安的犹疑和悔恨,但这些表达得太幽微了,导演着迷在如何使用这些情感与事迹来表现梦的迷离,一步步走向床铺上死尸的惊颤是戴安对女友死亡真相的惊颤,但这惊颤与悔恨也被探究丽塔身份悬疑的紧张所覆盖。冷酷与傲慢不仅仅来自于将这些情感切碎分割,还在于将这些情感作为谜面的材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对做梦体验的模拟和最后那一个对观众惊艳的trick。戴安在梦中拒绝了现实,而影片本身也做到了拒绝现实——它对戴安真实的挣扎不那么感兴趣。 片中寂静剧场中的荒诞演出是极美,又同时恰为题眼的一幕戏,开场白的演员反复强调这是一场全是录音的演出,所见全部都是幻象。录音带就是现实的生活,台上的演员拼尽力气,也无法撼动早已录好的音频,所有的表演都是已经发生的人生的倒影,贝蒂在梦中弥补了所有的失意,但一切都已经注定,无法改变,最终她倒在舞台上,被生活击倒在地,她就死亡在了自己的床上。影片将人生变成一个荒诞的剧院,它用艺术装点了它,并且赞美它,当幕布揭开,表演结束,影片也就结束了。 这种只对人生倒影的痴迷描绘无疑是美的,同时为表现解谜的恍然影片也必须用快的节奏去结束掉这场谜题,但这也让人开始疑心导演在操弄人生倒影的时候,对那些,真实的怯懦,痛苦,挣扎以及人生的困境态度几何。艺术能否仅仅表现美,而不关心它的材料背后的东西。同样气质的电影让我想起海上钢琴师,1900无疑是美的,导演用他的退缩来表现面对人生广袤的怯懦,写得很美,但也仅仅是审美,他的怯懦成了一个哲学意义上的命题,而真实的怯懦随着小号手的黯淡也一并黯淡了。观看这两部影片的体验是愉悦的,如同在2022年在上海出门喝咖啡进门喝红酒的愉悦。导演们用一个天才来做装点,用两个美丽的女人来做装点,展现得像一个冷酷仙境,艺术是否真的可以只有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