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七十三 昆虫一(2)
时间:2023-01-29 作者:李昉 点击:次
【译文】 蒋子文,广阳人,喜好酒色,放纵无度。常常自言道:“我死后将成为神仙。”汉朝末年,任秣陵县尉。有一次他追击强盗到山下时,被强盗击伤了前额,于是他解下来拴印的丝带把伤口缠绑上,可是过了不久便死去了。然而到时的吴先主初期,与他当年一起共事的老官吏竟在路上又遇见了他。他骑着白马,手拿白色羽毛扇,随从们也如当年在世时的一样。遇见他的人惊慌而逃,蒋子文便紧追上去,对那人说:“我是这里的神仙,要造福于这里的百姓。你可告诉百姓们,为我修建祠庙,不然的话,将会有大灾降临。”这年的夏天,果然发了大瘟疫。百姓当时都很恐惧,很多人都偷偷地祭祀他。不久,就对巫师下令道:“我将为吴主孙氏带来很大的福气,而官府必须为我修筑神庙。不这样,我将会让虫子钻入人的耳朵,而造成灾难。”不久,果然就有虻虫钻进人耳朵而死人的事发生,医生也治不好,百姓更加害怕,而吴主孙氏还不相信。接着又对巫师下令道:“如果再不祭祀我,将会发生大火灾。”这一年,火灾发生了一百多次,火势渐渐蔓延到吴主的宫殿,吴主十分忧患。当时议事的臣僚们认为神必须有所归宿,才不会成为祸患。应该敬告他我们将祭祀供奉他。于是派使者去敬告,加封蒋子文为中都侯,提拔他的儿子蒋绪为长水校尉,全都加佩印绶,并为他立庙宇以显扬他的神灵。现在建康东北蒋山上的庙就是当年为他修造的。从此各种疾病祸患再也没有了。于是百姓便一直隆重地祭祀他,此事《幽明录》也有记载。 ----------------------------------------
园客 园客者,济阴人也,姿貌好而良,邑人多愿以女妻之,终不娶。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服其实。一旦有五色蛾止其旁,客收而荐之。至蚕时,有女夜半至,自称客妻,道蚕之状。客与具蚕,得百二十头茧,皆如瓮。缲一头,六十日乃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如。济阴人设祠祀焉。(出《列仙传》) 【译文】 园客,济阴人。相貌好而又善良,城中人很多想把女儿许配给他,园客始终也没娶妻。他经常种一种五色香草,积攒了几十年,吃那草的果实。有一天一只五色蛾落在他身旁,园客把蛾收藏在家并放草席上。到了要变蚕蛹时,有一女子忽然在半夜时来到他家,自称是他的妻子,并向他讲述了如何变成蚕的样子。于是园客与她一起变成了蚕,做了一百二十只蚕茧,都像瓮那么大。从一头抽丝,要抽六十天才能抽完。做完茧后就一起走了,谁也不知到哪里去了。济阴人立祠庙为他们祭祀。 ----------------------------------------
乌衣人 吴富阳县有董昭之者,曾乘船过钱塘江。江中见一蚁著一短芦,遑遽畏死,因以绳系芦著舡。船至岸,蚁得出。其夜,梦一乌衣人谢云:“仆是蚁中之王也,感君见济之恩,君后有急难,当相告语。”历十余年,时所在劫盗,昭之被横录为劫主,系余姚。昭之忽思蚁王之梦。结念之际,同被禁者问之,昭之具以实告,其人曰:“但取三两蚁著掌中语之。”昭之如其言,夜果梦乌衣云:“可急投余杭山中。天下既乱,赦令不久(久原作及,据明抄本改)也。”既寤,蚁啮械已尽,因得出狱,过江,投余杭山。旋遇赦,遂得无他。(出《齐谐记》) 【译文】 吴地富阳县有个叫董昭之的人,有一次乘船过钱塘江,看见江中有一只蚂蚁附着在一根短芦苇上,惶恐失措,害怕死去,于是他用绳子牵引着芦苇带到船上来。船到了对岸,蚂蚁得救。那天夜里,他梦见一个黑衣人向他道谢道:“我是蚂蚁王,感谢你救我过江之恩。你以后如有急难之事,请告诉我。”过了十几年,当时他住的地方有盗贼,董昭之则被蛮横地指责为强盗头子,被关押在余姚县。董昭之忽然想起蚁王托梦之事,正当他思念此事时,有一个一起被关押的人便问他在想什么,董昭之如实相告。那个人说:“你只要捉两三只蚂蚁放在手上对它一说你想要问的事就可以。”董昭之像他所说的做了,夜里果然梦见黑衣人对他说:“你可立即投奔余杭山中。天下已经大乱,赦令不久就会下来。”等他醒了时,蚂蚁已经咬断了他的刑械。因而他能够逃出监狱,过了江,逃进余杭山。接着遇到大赦,这才没有别的事。 ----------------------------------------
朱诞给使 淮南内(“内”原作“囚”,据明抄本改)史朱诞字永长,吴孙皓世,为建安太守。诞给使妻有鬼病,其夫疑之为奸。后出行,密穿壁窥之,正见妻在机中织,遥瞻桑树上,向之言笑。给使仰视,树上有年少人,可十四五,衣青衿袖,青幧头。给使以为信人也,张弩射之,化为鸣蝉,其大如箕,翔然飞去。妻亦应声惊曰:“噫!人射汝!”给使怪其故。役久时,给使见二小儿在陌上共语,曰:“何以不复见汝?”其一即树上小儿也,答曰:“前不谨,(“谨”原作“遇”,据明抄本改。)为人所射,病疮积时。”彼儿曰:“今何如?”曰:“赖朱府君梁上膏以傅之,得愈。”给使白诞曰:“人盗君膏药,颇知之否?”诞曰:“吾膏久致梁上。人安得盗之?”给使曰:“不然,府君视之。”诞殊不信,为试视之,封题如故。诞曰:“小人故妄作,膏自如故。”给使曰:“试开之。”则膏去半焉,所掊刮见有趾迹。诞自惊,乃详问之,给使具道其本末。(出《搜神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