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Page品藻第九]
品藻第九
1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2庞士元至吴,吴人并友之。见陆绩、顾劭、全琮,而为之目曰:「陆子所谓驽马有逸足之用,顾子所谓驽牛可以负重致远。」或问:「如所目,陆为胜邪?」曰:「驽马虽精速,能致一人耳。驽牛一日行百里,所致岂一人哉?」吴人无以难。「全子好声名,似汝南樊子昭。」 3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曰:「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劭亦安其言。 4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5司马文王问武陔:「陈玄伯何如其父司空?」陔曰:「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 6正始中,人士比论,以五荀方五陈:荀淑方陈寔,荀靖方陈谌,荀爽方陈纪,荀彧方陈群,荀觊方陈泰。又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頠方陈王戎,裴邈方王玄。 7冀州刺史杨准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准与裴頠、乐广友善,遣见之。頠性弘方,爱乔之有高韵,谓准曰:「乔当及卿,髦小减也。」广性清淳,爱髦之有神检,谓准曰:「乔自及卿,然髦尤精出。」淮笑曰:「我二儿之优劣,乃裴、乐之优劣。」论者评之,以为乔虽高韵,而检不匝;乐言为得。然并为后出之俊。 8刘令言始入洛,见诸名士而叹曰:「王夷甫太解明,乐彦辅我所敬,张茂先我所不解,周弘武巧于用短,杜方叔拙于用长。」 9王夷甫云:「闾丘冲优于满奋、郝隆。此三人并是高才,冲最先达。」 10王夷甫以王东海比乐令,故王中郎作碑云:「当时标榜,为乐广之俪。」 11庾中郎与王平子雁行。 12王大将军在西朝时,见周侯,辄扇障面不得住。后度江左,不能复尔,王叹曰:「不知我进,伯仁退?」 13会稽虞騑,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其人有才理胜望。王丞相尝谓 騑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騑未达而丧。 14明帝问周伯仁:「卿自谓何如郗鉴?」周曰:「鉴方臣,如有功夫。」复问郗,郗曰:「周觊比臣,有国士门风。」 15王大将军下,庾公问:「闻卿有四友,何者是?」答曰:「君家中郎、我家太尉、阿平、胡毋彦国。阿平故当最劣。」庾曰:「似未肯劣。」庾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左右蹑公,公乃止。 16人问王丞相:「周侯何如和峤?」答曰:「长舆嵯蘖(峨?)。」 17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18王丞相二弟不过江,曰颍、曰敞。时论以颍比邓伯道,敞比温忠武,议郎、祭酒者也。 19明帝问周侯:「论者以卿比郗鉴,云何?」周曰:「陛下不须牵?比。」 20王丞相云:「顷下论以我比安期、千里。亦推此二人;唯共推太尉,此君特秀。」 21宋祎曾为王大将军妾,后属谢镇西。镇西问祎:「我何如王?」答曰:「王比使君,田舍、贵人耳。」镇西妖冶故也。 22明帝问周伯仁:「卿自谓何如庾元规?」对曰:「萧条方外,亮不如臣;从容廊庙,臣不如亮。」 23王丞相辟王蓝田为掾,庾公问丞相:「蓝田何似?」王曰:「真独简贵,不减父祖,然旷澹处,故当不如尔。」 24卞望之云:「郗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一反;治身清贞,大修计校,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 25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尽之间,温常失色。 26王丞相云:「见谢仁祖,恒令人得上。」与何次道语,唯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 27何次道为宰相,人有讥其信任不得其人。阮思旷慨然曰:「次道自不至此。但布衣超居宰相之位,可恨!唯此一条而已。」 28王右军少时,丞相云:「逸少何缘复减万安邪?」 29郗司空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王右军向刘尹称之。刘问:「何如方回?」问曰:「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方回?」刘曰:「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耳。」 30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31简文云:「何平叔巧累于理,嵇叔夜俊伤其道。」 32时人共论晋武帝出齐王之与立惠帝,其失孰多?多谓立惠帝为重。桓温曰:「不然,使子继父业,弟承家祀,有何不可?」33人问殷渊源:「当世王公以卿比裴叔道,云何?」殷曰:「故当以识通暗处。」 34抚军问殷浩:「卿定何如裴逸民?」良久答曰:「故当胜耳。」 35桓公少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36抚军问孙兴公:「刘真长何如?」曰:「清蔚简令。」「王仲祖何如?」曰:「温润恬和。」「桓温何如?」曰:「高爽迈出。」「谢仁祖何如?」曰:「清易令达。」「阮思旷何如?」曰:「弘润通长。」「袁羊何如?」曰:「洮洮清便。」「殷洪远何如?」曰:「远有致思。」「卿自谓何如?」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于斟酌时宜,笼罩当世,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复托怀玄胜,远咏老、庄,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37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 38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39人问抚军:「殷浩谈竟何如?」答曰:「不能胜人,差可献酬群心。」 40简文云:「谢安南清令不如其弟,学义不及孔岩,居然自胜。」 41未废海西时,王元琳问桓元子:「箕子、比干迹异心同,不审明公孰是孰非?」曰:「仁称不异,宁为管仲。」 42刘丹阳、王长史在瓦官寺集,桓护军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或问:「杜弘治何如卫虎?」桓答曰:「弘治肤清,卫虎奕奕神令。」王、刘善其言。 43刘尹抚王长史背曰:「阿奴比丞相,但有都长。」 44刘尹、王长史同坐,长史酒酣起舞。刘尹曰:「阿奴今日不复减向子期。」 45桓公问孔西阳:「安石何如仲文?」孔思未对,反问公曰:「何如?」答曰:「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 46谢公与时贤共赏说,遏、胡儿并在坐,公问李弘度曰:「卿家平阳何如乐令?」于是李潸然流涕曰:「赵王篡逆,乐令亲授玺绶。亡伯雅正,耻处乱朝,遂至仰药,恐难以相比!此自显于事实,非私亲之言。」谢公语胡儿曰:「有识者果不异人意。」 47王修龄问王长史:「我家临川,何如卿家宛陵?」长史未答,修龄曰:「临川誉贵。」长史曰:「宛陵未为不贵。」 48刘尹至王长史许清言,时苟子年十三,倚床边听。既去,问父曰:「刘尹语何如尊?」长史曰:「韶音令辞,不如我,往辄破的,胜我。」 49谢万寿春败后,简文问郗超:「万自可败,那得乃尔失士卒情?」超曰:「伊以率任之性,欲区别智勇。」 50刘尹谓谢仁祖曰:「自吾有四友,门人加亲。」谓许玄度曰:「自吾有由,恶言不及于耳。」二人皆受而不恨。 51世目殷中军:「思纬淹通,比羊叔子。」 52有人问谢安石、王坦之优劣于桓公。桓公停欲言,中悔,曰:「卿喜传人语,不能复语卿。」 53王中郎尝问刘长沙曰:「我何如苟子?」刘答曰:「卿才乃当不胜苟子,然会名处多。」王笑曰:「痴!」 54支道林问孙兴公:「君何如许掾?」孙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服膺;一吟一咏,许将北面。」 55王右军问许玄度:「卿自言何如安石?」许未答,王因曰:「安石故相为雄,阿万当裂眼争邪?」 56刘尹云:「人言江彪田舍,江乃自田宅屯。」 57谢公云:「金谷中苏绍最胜。」绍是石崇姊夫,苏则孙,愉子也。 58刘尹目庾中郎:「虽言不愔愔似道,突兀差可以拟道。」 59孙承公云:「谢公清于无奕,润于林道。」 60或问林公:「司州何如二谢?」林公曰:「故当攀安提万。」 61孙兴公、许玄度皆一时名流。或重许高情,则鄙孙秽行,或爱孙才藻,而无取于许。 62郗嘉宾道谢公:「造膝虽不深彻,而缠绵纶至。」又曰:「右军诣嘉宾。」嘉宾闻之曰:「不得称诣,政得谓之朋耳。」谢公以嘉宾言为得。 63庾道季云:「思理伦和,吾愧康伯;志力强正,吾愧文度。自此已还,吾皆百之。」 64王僧恩轻林公,蓝田曰:「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 65简文问孙兴公:「袁羊何似?」答曰:「不知者不负其才,知之者无取其体。」 66蔡叔子云:「韩康伯虽无骨干,然亦肤立。」 67郗嘉宾问谢太傅曰:「林公谈何如嵇公?」谢云:「嵇公勤著脚,裁可得去耳。」又问:「殷何如支?」谢曰:「正尔有超拔,支乃过殷;然唯唯论辩,恐殷欲制支。」 68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但恐狐狸?貉啖尽。」 69卫君长是萧祖周妇兄,谢公问孙僧奴:「君家道卫君长云何?」孙曰:「云是世业人。」谢哀叹:「殊不尔,卫自是理义人。」于时以比殷洪远。 70王子敬问谢公:「林公何如庾公?」谢殊不受,答曰:「先辈初无论,庾公自足没林公。」 71谢遏诸人共道「竹林」优劣,谢公曰:「先辈初不臧贬『七贤』。」 72有人以王中郎比车骑,车骑闻之曰:「伊窟窟成就。」 73谢太傅谓王孝伯:「刘尹亦奇自知,然不言胜长史。」 74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75谢公问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不同。」公曰:「外人论殊不尔。」王曰:「外人那得知。」 76王孝伯问谢太傅:「林公何如长史?」太傅曰:「长史韶兴。」问:「何如刘尹?」谢曰:「噫!刘尹秀。」王曰:「若如公言,并不如此二人邪?」谢云:「身意正尔也。」 77人有问太傅:「子敬可是先辈谁比?」谢曰:「阿敬近撮王、刘之标。」 78谢公语孝伯:「君祖比刘尹,故为得逮。」孝伯云:「刘尹非不能逮,直不逮。」 79袁彦伯为吏部郎,子敬与郗嘉宾书曰:「彦伯已入,殊足顿兴往之气。故知捶挞自难为人,冀小却,当复差耳。」 80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赏高士传人及赞,子敬赏井丹高洁。子猷云:「未若长卿慢世。」 81有人问袁侍中曰:「殷中堪何如韩康伯?」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故殷作诔云:「荆门昼掩,闲庭晏然。」 82王子敬问谢公:「嘉宾何如道季?」答曰:「道季诚复钞撮清悟,嘉宾故自上。」 83王珣疾,临困,问王武冈曰:「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武冈曰:「世以比王北中郎。」东亭转卧向壁,叹曰:「人固不可以无年!」 84王孝伯道谢公浓至。又曰:「长史虚,刘尹秀,谢公融。」 85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谢曰:「右军胜林公,林公在司州前亦贵彻。」 86桓玄为太傅,大会,朝臣毕集,坐裁竟,问王桢之曰:「我何如卿第七叔?」于时宾客为之咽气。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一坐欢然。 87桓玄问刘太常曰:「我何如谢太傅?」刘答曰:「公高,太傅深。」又曰:「何如贤舅子敬?」答曰:「楂、梨、橘、柚,各有其美。」 88旧以桓谦比殷仲文。桓玄时,仲文入,桓于庭中望见之,谓同坐曰:「我家中军那得及此也!」
[NextPage规箴第十]
规箴第十
1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有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2京房与汉元帝共论,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3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4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臣莫不上谏曰:「此为小物,何足甚耽?」休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 5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人几?」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皓曰:「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6何晏、邓扬令管辂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辂称引古义,深以戒之。扬曰:「此老生之常谈。」晏曰:「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惟馨』。诗不云乎,『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7晋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帝尝在陵云台上坐,卫瓘在侧,欲微申其怀,因如醉跪帝前,以手抚床曰:「此坐可惜!」帝虽悟,因笑曰:「公醉邪?」 8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预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郭氏惮之。夷甫骤谏之,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郭氏为之小损。 9王夷甫雅尚玄远,常疾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令婢:「举阿堵物!」 10王平子年十四、五,见王夷甫妻郭氏贪欲,令婢路上檐粪。平子谏之,并言诸不可。郭大怒,谓平子曰:「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急捉衣裾,将与杖。平子饶力,争得脱,逾窗而走。 11元帝过江犹好酒,王茂弘与帝有旧,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酒,一酣,从是遂断。 12谢鲲为豫章太守,从大将军下至石头。敦谓鲲曰:「余不得复为盛德之事矣!」鲲曰:「何为其然?但使自今以后,日亡日去耳。」敦又称疾不朝,鲲论敦曰:「近者,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四海之内,实怀未达。若能朝天子,使群臣释然,万物之心,于是乃服。仗民望以从众怀,尽冲退以奉主上,如斯则勋侔一匡,名垂千载。」时人以为名言。 13元皇帝时,廷尉张闿在小市居,私作都门,早闭晚开。群小患之,诣州府诉,不得理;遂至打登闻鼓,犹不被判。闻贺司空出,至破冈,连名诣贺诉。贺曰:「身被徵作礼官,不关此事。」群小叩头曰:「若府君复不见治,便无所诉。」贺未语,令:「且去,见张廷尉当为及之。」张闻,即毁门,自至方山迎贺,贺出辞见之,曰:「此不必见关,但与君门情,相为惜之。」张愧谢曰:「小人有如此,始不即知,早已毁坏。」 14郗太尉晚节好谈,既雅非所经,而甚衿之。后朝觐,以王丞相末年多可恨,每见,必欲苦相规诫。王公知其意,每引作他言。临还镇,故命驾诣丞相。翘鬓厉色,上坐便言:「方当永别,必欲言所见。」意满口重,辞殊不溜。王公摄其次曰:「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勿复谈。」郗遂大瞋,冰矜而出,不得一言。 15王丞相为扬州,遣八部从事之职,顾和时为下传还,同时俱见,诸从事各奏二千石官长得失,至和独无言。王问顾曰:「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为察察之政?」丞相咨嗟称佳,诸从事自视缺然也。 16苏峻东征沈充,请吏部郎陆迈与俱。将至吴,峻密敕左右,令入阊门放火以示威。陆知其意,谓峻曰:「吴治平未久,必将有乱。若为乱阶,可从我家始。」峻遂止。 17陆玩拜司空,有人诣之,索美酒,得,便自起,泻着梁柱间地,祝曰:「当今乏才,以尔为柱石之臣,莫倾人栋梁。」玩笑曰:「戢卿良箴。」 18小庾在荆州,公朝大会,问诸僚佐曰:「我欲为汉高、魏武,何如?」一坐莫答。长史江彪曰:「愿明公为桓、文之事,不愿作汉高、魏武也。」 19罗君章为桓宣武从事,谢镇西作江夏,往检校之。罗既至,初不问郡事,径就谢数日,饮酒而还。桓公问有何事?君章云:「不审公谓谢尚是何似人?」桓公曰:「仁祖是胜我许人。」君章云:「岂有胜公人而行非者,故一无所问。」桓公奇其意而不责也。 20王右军与王敬仁、许玄度并善,二人亡后,右军为论议更克。孔岩戒之曰:「明府昔与王、许周旋有情,及逝没之后,无慎终之好,民所不取。」右军甚愧。 21谢中郎在寿春败,临奔走,犹求玉帖镫。太傅在军,前后初无损益之言。尔日犹云:「当今岂须烦此!」 22王大语东亭:「卿乃复论成不恶,那得与僧弥戏?」 23殷觊病困,看人政见半面。殷荆州兴晋阳之甲,往与觊别,涕零,属以消息所患。觊答曰:「我病自当差,正忧汝患耳!」 24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袁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咏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25桓南郡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不避陵壑。或行陈不整,麕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颇敢直言。常自带绛绵着绳腰中,玄问:「用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玄自此小差。 26王绪、王国宝相为唇齿,并弄权要。王大不平其如此,乃谓绪曰:「汝为此焱焱,曾不虑狱吏之为贵乎?」 27桓玄欲以谢太傅宅为营,谢混曰:「召伯之仁,犹惠及甘棠;文靖之德,更不保五亩之宅?」玄惭而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