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在白日焰火中归来:张天赐《哈尔滨之夜》的本心与托辞(4)

  更有趣的是,当形势恶化,这位义勇军领袖和妻子芳华在河边密会,将一份抗日志士的名单交给其保管。如果说这位父亲是影片前中段的麦格芬( MacGuffin ,即悬念 ),这份名单( 情报 )则在影片后半段取代其成为了新的麦格芬。同时,这份写着157个抗日分子的名单也清楚表明 “ 中国 ”已经回到这片土地上。

  影片结尾,芳华带着小桃乘船逃跑,在河中展示了船下有炸药,中间插入了警察厅和各处联系,疯狂出动追捕的镜头,但她们却成功渡河,在上岸的那刻,旋即被埋伏的日本警察抓住,小桃也牺牲了,这份已有无数人为之付出生命的名单落入了松田的手中。第一次渡河无事、上岸迅速被抓,都是对观众期待的颠覆,而名单被松田拿到让观众感到揪心,决定坐船返航则再次勾起观众悬念,最后,芳华能从松田的手中借到烟和火柴,却又是呼应影片的最初,松田对芳华的意图。炸药最终被引燃,河水中亮起白日焰火,既葬送了已经掌握了情报的日本长官( 麦格芬的完成 ),也让 “ 中国 ” 通过芳华 一 一个歌女归来。巧妙的悬念设计,体现了张天赐高超的导演和剧作能力。而由一个女性来完成这个壮举( 既不是义勇军领袖志强,也不是觉醒了的韩二虎 ),则展现出其不同寻常的眼光。

  而这个归来的中国,将由谁继承呢 ?鉴于小桃父亲是八年后归来,影片描述的时代大约是1940年后,结合从苏联回东北的剧情来看,可能他是以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领导人赵尚志将军为原型创作的。在金山领导下的 “ 长制 ”,张天赐此时很可能已经选择了革命阵营。而这部影片则是其在那个多种力量混杂、可以自由表达的罅隙,对自己的 “ 满洲国 ” 时代经历的反思。可能就是在这部影片拍摄后,张天赐随金山来到了上海清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长期在上影工作。后来拍摄的影片以戏曲片为主,和他在 “ 满映 ” 时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创作路径还是很契合。此外,他执导过的作品还有和杨小仲、谢晋导演一起导演的《大跃进中的小主人》( 1958年 )、沪语喜剧名作《如此参娘》( 1963年 ) 、由李天济编剧的《这是我应该做的》( 1965年 ) 。直到80年代,张天赐才退休,1992年在上海过世。

  和同时代的很多电影人一样,可能张天赐没有机会拍出自己能拍得最好的作品,但像《哈尔滨之夜》这样以一种有深度的方式关注刚刚过去的历史,依然是极有价值和应当被记住的。

  而这样有价值的影片也不应当是一部 “ 看不见的电影 ” ,本文的写作便是在帮助这部电影在微弱的意义上被 “ 看见 ” 。

 



作品集哈尔滨之夜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