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六十六 妖怪八(5)

【译文】

渠州刺史李黄,夏天在小厅里休息,看到耗子洞里有一个小人,几寸高,拿着扫帚,扫完了洞前就回去了。又有两个人,也是二三寸高,抬着一口锅,添上水,点上火。不一会儿,锅前有一个夜叉,拿着铁叉,叉起一个人。这个人穿着紫色袍子,拿着象牙笏板,高二三寸,身形、神色、状貌,是李黄。李黄虽然害怕,但是不敢惊扰。夜叉呵叱李黄脱去衣服,进到锅里,一会儿又出来。李黄穿衣就进入洞中。又看见一个妇人从火中出来,此人是李黄守寡的妻子,住在岳州很久了。看锅的把李黄的小妾叉到锅里,不多时又出来了。小妾的衣服也进到洞中。看锅的也进去了。又有二人抬着锅进洞里。拿扫帚的人又扫去那些灰烬。几天都是这样。李黄很愁。派人打听他的小妾,也安全无恙,几年后才死。李黄是十几年之后才死的。

----------------------------------------

宋洵

进士宋洵,下第南归。兄波,为金州石泉令。洵以县邑喧杂,于县东数里葺一山居。未毕,役者闻山石中有妇人语云:"宋三郎来矣!"及洵居之,因月夜,于书堂侧屣步。又自闻石中云:"宋三郎来矣!"驻步听之,石门忽开。见妇人数辈,再拜笑曰:"请三郎入来。"洵欲走,为数辈所擒。入其室,石门遂闭。仆夫急告波。穿石求之,终不能得。(出《闻奇录》)

【译文】

进士宋洵,当年落第之后取道向南回故乡。他的哥哥宋波,是金州石泉县县令。宋洵因为县邑里喧闹嘈杂,在县东几里的地方盖一所山居。还没有盖完,干活的人们听到山石里有一个妇人说道:"宋三郎来了!"等到宋洵住进去之后,趁着月夜,在书堂旁边散步,又自己听到石中说:"宋三郎来了!"他停步一听,石门忽然就开了。他看到里边有好几位妇人。妇人们连连下拜,笑着说:"请三郎进来吧!"宋洵想要跑开,被妇人们捉住了。进到里边,石门就关上了。仆人们急忙告诉宋波,宋波凿穿石头寻找,始终没能找到。

----------------------------------------

张氏子

唐文德中,京官张,忘其名,寓苏台。子弟少年,时往文人陆评事院往来,为一美人所悦。来往多时,心疑之,寻病瘠。遇开元观道士吴守元,云,有不祥之气。授一以符,果一盟器婢子,背书红英字。在空舍柱穴中。因焚之,其妖乃绝。闻于刘山甫。(出《北梦琐言》)

【译文】

唐朝文德年间,有一个姓张的京官(忘了他叫什么名字),寓居在苏台。与一些少年子弟,时常往来于文人陆平事的院子,被一个美人喜欢上了。来往很长时间了,他心里犯 疑,不久便病得消瘦了。遇上开元观的道士吴守元,他说有不祥之气。他把一张符交给张氏。张氏一看,符上画有一件盟器和一位婢女,背面写了一个红色的"英"字。地点是在空屋柱子的洞穴中。于是就把符烧了,那妖就绝灭了。这是从刘山甫那里听来的。

----------------------------------------

僧十朋

刘建封寇豫章,僧十朋,与其徒奔分宁,宿澄心僧院。初夜,见窗外有光。视之,见团火,高广数尺。中有金车子,与火俱行。呕轧有声。十朋始惧。其主人云:"见之数年矣。每夜,必出于僧堂西北隅地中,绕堂数周,复没于此。以其不为祸福,故无掘视之者。"(出《稽神录》)

【译文】

刘建封进犯 豫章时,僧人十朋和他的弟子们跑到分宁,宿到澄心僧院里。刚入夜,他们看见窗外有光。一看,见到一团火,高和宽各有几尺。火中有辆饰金的车子,和火一块行走,"呕呕呀呀"地发出响声。十朋一开始时很害怕,僧院主人说:"这种现象出现多年了。每天夜里,必定出现在僧堂西北的墙边上,绕着僧堂走几圈,再在那地方熄灭。因为它不做祸事,所以没有人挖开地看它是怎么回事。

----------------------------------------

宜春人

天祐初,有人游宜春,止空宅中。兵革之后,井邑芜没。堂西至梁上,有小窗,窗外隙荒数十亩。日暮,窗外有一物,正方,自下而上。顷之,全蔽其窗。其人引弓射之,应弦而落。时已夕,不能即视。明旦寻之,西百余步,有方杉板,带一矢,即昨所射也。(出《稽神录》)

【译文】

天祐初年,有一个人游宜春,住在一所空宅子里。战乱之后,城乡荒芜破落。从堂西墙到梁上,有一个个窗。窗外是几十亩荒地。天黑之后,窗外有一个东西,正方形,从下边往上来。顷刻之间,把窗全挡上了。这人拉弓射它,它随着弓弦声落下去了。当时已是夜间,不能马上出去看。第二天早晨一找,向西走了一百多步,有一块方形杉木板,带着一支箭。这就是昨夜他射中的东西。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