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不住内容,一切都变得廉价【想见你观后感】
2022-12-26 网友提供 作者:普拉东诺夫 点击:次
一部加上片尾加上彩蛋107分钟的电影,大概是剧版中一集多台版或事两集多大陆版的体量,想完整的讲出一个莫比乌斯环简直是天马行空,尤其还是衍生内容,与剧版在内容承接上基本无关,只接盘了一些人设和人物关系。
所以这个坑不是剧版预留的,重新硬讲就变得艰难无比。 但我坦然接受部分人对于影版的喜爱,对于剧版延续的想象,大家各取所需,有些人就是想看李黄两人甜甜的爱情,认为影版已经圆满了他们的期许,这当然可以理解。 但我也很想讲明白一下为什么我这么失望。 (这是我的逻辑,如果你的立场逻辑本身就与我不同,你又用你的逻辑来阅读我的逻辑,那你必然觉得我的逻辑充满问题。 就好像用理性思维去辨别 理性思维更好还是感性思维更好,这本就是不能成立的事情。所以如果你诚心诚意的想理解我在说什么,就不要先入为主。 我尊重包涵所有与我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也请你如此。望周知) #1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剧版陈韵如的自杀,在电影上映前,我又完整的看完了剧版。 我对于电视剧的定位,从来都不是披着穿越元素的爱情剧,而是青年自我认同与成长的描写。 从模仿黄雨萱被识破,陈韵如选择不再扮演,而是回到最开始的陈韵如,一次又一次的问出“以前不好吗?”然后得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以前不好啊!”“当然不好啊,以前多讨厌!”“xxxxx!” 活泼的人总是被人喜爱,像太阳一样照亮他人。 而内向的人总是游走在边缘。 为什么谢芝齐对黄雨萱说“你对陈韵如做了什么?” 因为虽然黄雨萱的穿越让李子维爱上了她,完成了闭环。但原本没有黄雨萱参与的陈韵如的人生,只是个冷漠的人生,不被人在意的人生;但被参与过后的人生,是从被喜欢到被嫌弃,是被讨厌的人生。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她想自杀,又想被杀掉,想被记住又想离开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失望又有更多的期待。 因为我们作为观众都鲜明的喜欢黄雨萱,而在强烈对比下不喜欢不在意甚至讨厌陈韵如。 这是我们跟随黄雨萱和陈韵如的视角,从被周围的人接纳喜欢依靠再到被人讨厌可以切实感受到的。 所以她的自杀动机立得住,站得牢,所以如何能说服陈韵如,理解陈韵如是打破和停止闭环的关键。 但电影版,说实话,这个人物动机我难以把握。 到底是因为在婚姻中被冷漠对待受伤而选择结束生命还是因为太爱杨皓不希望他痛苦而结束生命,她要是自己不解释我完全感受不到。 17岁青春少女的自我认同到30多岁妻子一心求死,我不认为新编剧真的把握了《想见你》的内核。 好像强行为了讲一个穿越的故事,强行让陈韵如想自杀,强行安插新角色,强行讲一个新的婚姻故事。 一个如此重要,导致一个莫比乌斯环进行的契机被刻画的如此单薄,是我最难以接受的。 #一些小bug,(都说了小bug,意为没有他们也不影响我的判断,不要抓住不放并向我解释你的理解) 这么聪明且深爱着对方的人。 哪怕还在努力扮演,梳着一样的头发,模仿相同的语气,但李子维和莫俊杰都能识别出黄雨萱和陈韵如的细微差别。 影版,面对面前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李子维怎么都认不出陈韵如皮囊的黄雨萱,更识别不出黄雨萱皮囊的陈韵如;连黄雨萱自己都认不出自己,实话说真有些些离谱。 #2 除却掉人物设计上的,我最感到不适的是基调。 剧版的莫比乌斯环,不知道旋转了多少轮,踏过了多少次,多少个时空的王诠胜一次一次勇敢的搭乘上飞机,多少个时空中的三人小队经历了无尽的痛苦才换来每一次一点点的改变,直至陈韵如选择坚强的活下去。 虽然最终闭环打破,齿轮不再拐弯而是向前,那一切一切又一切美好的高中校园、大学相恋故事都消散而去,但留在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美好和思恋去从未离去。 闭环打破的代价是一切都消失,但幸运的是没有人离开,所有人都在勇敢向前。 这种破碎的美好,让想见你在我心中永驻。 但影版,一切只想在尽可能短的时空内解决,莫名其妙的自杀和杀人,仿佛只是李子维和黄雨萱恋爱路上的绊脚石一样;莫俊杰工具人一样的用途更是如此。 仿佛,内向的人就是自闭者,就是给外向的人制造障碍的人一样。 剧版,真的在把每一次奔赴都给予意义; 影版,急功近利一个he而已; 大可只拍一些纯爱,而不是花里胡哨,讲不清楚的莫比乌斯环。 我们想看的是爱,是奔赴,是成长,不是穿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