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四 乐二(5)

----------------------------------------

李衮

李衮善歌于江外,名动京师。崔昭入朝,密载而至。乃邀宾客,请第一部乐及京邑之名倡,以为盛会。昭言有表弟,请登末座,令衮弊衣而出,满坐嗤笑之。少顷命酒,昭曰:"请表弟歌。"坐中又笑。及喉啭一声,乐人皆大惊曰:"是李八郎也。"罗拜之。(出《国史补》)

【译文】

李衮在江南以歌唱得好闻名,而且名声一直轰动京师。崔昭自江南到京都长安朝拜皇帝,密秘带着李衮同来。到京城后,邀请宾客,并请首席乐师和京城中的著名歌手,来参加这个盛会。开宴前,崔昭说:"我有个表弟从江南同来,请他入末座。"于是让穿着破衣的李衮出来入席,满座的宾客都不屑一顾地耻笑崔昭。过了少许,崔昭命令仆人给诸位宾客斟酒,同时说:"请我表弟给大家唱支歌,以助酒兴。"众位宾客又鄙薄地笑了。待到一声歌起,在座的诸位乐工、歌手都大吃一惊地喊:"不是名扬江南、声振京师的李八郎吗!"于是立即起身环绕着李衮连连下拜。

----------------------------------------

韩会

韩会善歌,绝妙。名辈号为四夔,会为夔头。(出《国史补》)

【译文】

韩会唱一手好歌,他的歌声优美动听达到出神入化境界。韩会在当时跟另外三名歌手一起被人称为歌坛四魁,韩会单独被人称为魁首。

----------------------------------------

米嘉荣

歌曲之妙,其来久矣。元和中,国乐有米嘉荣、何戡,近有陈不嫌。不嫌子意奴,一二十年来绝不闻善唱,盛以拍弹行于世。拍弹起于李可久。(明抄本久作及)懿宗朝恩泽曲子,《别赵十》、《哭赵十》之名。刘禹锡《与米嘉荣》诗云:"三朝供奉米嘉荣,能变新声作旧声。于今后辈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又自贬所归京,《闻何戡歌》曰:"二十年来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请殷勤唱渭城。"(出《卢氏杂说》)

【译文】

人们喜爱歌曲,由来已久。唐宪宗元和年间,梨园中称得上国家级歌星的就有米嘉荣、何戡等人,近来又出了个陈不嫌。陈不嫌的儿子陈意奴,一二十年来从来没听说过他能演唱所谓的"正歌",却以能演唱流行歌曲而称盛一时。第一个演唱流行歌曲的歌手是李可久。到了唐懿宗时代,连堂堂的一国之主的懿宗也喜欢流行歌曲。象《哭赵十》、《别赵十》这两支流行歌曲,皇帝佬官就非常爱听。礼部尚书刘禹锡在一首《与歌者米嘉荣》的诗中,曾记述了当时歌坛的一些事情。诗是这样的:三朝供奉米嘉荣,能变新声作旧声。于今后辈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刘禹锡自他被贬谪发配的州郡重返京师后,又写过一首吟著名歌星何戡的词。大意是这样的:二十年来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请殷勤唱渭城。

----------------------------------------

昭华管

秦咸阳宫有玉笛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隐相次,息亦不见,名曰昭华之管。(出《西京杂记》)

【译文】

秦咸阳宫有玉笛,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奏时就可以看到车、马、山川、树木隐约相接出现,不吹了就消失了。这支玉笛叫昭华管。

----------------------------------------

唐玄宗

玄宗尝坐朝时,以手指上下按其腹。朝退,高力士进曰:"陛下向来数以手指按其腹,岂非圣体小不安耶?"玄宗曰:"非也。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余以上清之乐。流亮清越,殆非人所闻也。酣醉久之,合奏清乐。以送吾归。其曲凄楚动人,杳杳在耳。吾向以玉笛寻,尽得矣。坐朝之际,虑或遗忘,故怀玉笛,时以上下寻之。非不安也。"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上试奏,其音寥寥然,不可名也。力士又奏拜,且请其名。上笑曰:"此曲名《紫云回》。"载于乐章,今太常刻石在焉。(出《开天传信记》)

【译文】

唐玄宗一次坐朝,用手上下按自己的肚腹。退朝后,高力士进前问玄宗说:"刚才陛下多次用手指按腹部,是圣体不太舒服么?"玄宗说:"非也。我昨夜梦游月宫,诸位仙女为我演奏上清之乐,流亮清越,在人间是完全听不到的啊!使我久久地沉醉在这仙声妙乐之中。后来,仙女们又演奏清乐为我送别,这支仙曲凄楚清丽、哀宛动人。我醒来后还感觉到余音杳杳,如在耳边。我马上吹奏玉笛来寻找记录它,都让我记录下来了。刚才坐朝,我怕有所遗忘,因此怀里揣着玉笛,不时地上下寻找它的音律,不是身体不适啊。"高力士再次拜贺玄宗,说:"这可是千载难遇的事情啊,愿陛下为老奴吹笛一遍可以吗?"玄宗试着吹奏一遍,其声飘渺旷远,绝非凡响,不可名状啊!高力士再次拜贺玄宗皇帝,并请皇帝给这支仙曲起个名字。玄宗笑着说:"就暂叫它《紫云回》吧。"后来主管乐事的太常卿将这支仙曲收入唐乐大典中,现在还有当年太常府的刻石为证。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