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欢离合总无情,伊人何在?总在寒冷清秋。”【金粉世家观后感】(2)
2022-12-03 网友提供 作者:卓阅 点击:次
为什么燕西和清秋会是这样的结果?这不仅是梅丽的疑惑,也是初看时的我想不明白和无法释怀之处。如今再看,似乎稍稍明了了一些:差异悬殊的家庭环境塑造起了迥异的价值观和性格,想要长久地生活在一起,势必要磨合要做出改变甚至牺牲,否则只能是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分道扬镳。就如同一枝玫瑰和一朵百合,想要生长在一个花盆里,双方都要做出改变,否则终有一枝会凋敝,甚至“两败俱伤”。可惜,年轻的燕西和清秋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怀着盲目的自信和对爱情的坚信,燕西和清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也走进了爱情的坟墓。当周围出现了“太多的事我不明白了”时,当生活琐事和性格矛盾将热爱的耐性消磨殆尽时,最初信誓旦旦的表白和承诺,终成一记记响亮的耳光,一滴滴止不住的泪水,一座座压在心上的沉重的愧疚,一段段不时回忆起的追悔莫及。终至破裂的境地。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燕西与清秋的落寞结局是两人共同铸成的。但相较之下,燕西的责任要更多一些。毕竟是他不顾一切地闯入了清秋的生活,不顾一切地向她表达自己的爱意,又不顾一切地与她结为连理,最后又骄傲地不肯解答清秋的质疑。若非燕西的执着,清秋或许就不会与他相识、相恋,更不会结为连理,不会有婚后的争吵以及最后的伤感离去。急切地想要得到,得到后却不珍惜,清秋最初对燕西纨绔子弟的评价是无误的。当然,清秋也是有问题的。她想法悲观,心高气傲,凡事总往坏处想,什么都不喜欢解释,激化了差异悬殊的价值观带来的本就矛盾的关系。即便如此,清秋也是曾努力过,努力地试着融入金家的。可她发现不读书不自立,终日游手好闲醉生梦死的生活是她的性格和品性所接受不了的,所鄙夷的。加之金府人多嘴杂、人言可畏,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所以,最终她放弃了,她失败了。燕西口口声声说自己“曾经试图改变自己去适应她,有太多的事我不明白了,所以我失败了”,其实更像是清秋的写照。而燕西却是一如既往地外出游戏,彻夜不归,独留清秋面对金碧辉煌却冰冷可怖的金府。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始至终,燕西都是自私的。追求清秋时所做的一切努力,无论是雨天追人力车,重金租下冷宅隔壁的屋子,还是埋头创作诗,都只是因为自己的喜欢,都只是在追逐内心的想法,实现内心的爱与占有,几乎没有为清秋设身处地地考虑过。最好的例证就是四姑爷向他问起清秋为什么不和年轻的女子一样活泼,倒“好像受了什么压迫似的”,“一点少年朝气都没有”时,燕西的回答竟是,“我以前认识的清秋一直都是这样。”燕西啊,你忘了结婚前曾几次问过清秋她的梦想是什么了吗?她的梦想不是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吗?你不是还承诺结婚之后要一起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的吗?怎么转头就忘了?可见,燕西对清秋的感情与其说是爱,不如称作发自真心的喜欢更贴切一些。他可以为清秋做任何事,只是不包括实质性的改变。 最终,清秋走了。一场大火成了她打开禁锢的钥匙,离开金家的契机。只是她的离开带着伤感,带着误解,没有看到燕西不顾安危地冲进火海寻找她,没有看到燕西流下的悔恨的眼泪,没有看到出神地笑着笑着哭起来的燕西,只残留下一张躺在灰烬中未烧完全的照片…… 离开金家后,清秋或许会去南方吧,因为她娘家来自南方,也因为润芝曾告诉过她南方的形势——“别有一番天地”,“天翻地覆的变化马上就要来了,你现在应该考虑的是面对以后的生活如何选择”,还因为北京乃至整个北方留给了她太多伤感和悔恨。 ———————————————————————— 再次回顾过后,又再次地久久不能释怀。如此相爱的两个人,最后竟分道扬镳,一个带着伤感一个带着悔恨,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融入时代的洪流”,实在令人痛心惋惜遗憾。这样的结局虽是写实的也是最好的结局,却仍旧接受不了,竟一度希望燕西在车站的幻觉就是真实的,期待会不会有续集,让燕西找到清秋,述说对她无尽的爱与失去她以后的悔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去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屋檐下,秋叶已凋零。悲欢离合总多情,伊人何处?总在寒冷清秋。” “悲欢离合总多情”,原来一开始,剧情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