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视听语言分析——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2022-12-03 网友提供 作者:学习鹅鹅 点击:次
《步履不停》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作品,叙事集中在一天半之内,多采用开放式构图、景深长镜头、声画分离和自然光的手法,使整体的叙事呈现得更自然和具有多义性。下面将具体截取影片内部的几个片段进行分析。
一组镜头:00:13:42,中景,此处的景深长镜头还原和再现了丰富而多重的真实生活细节。画面主体部分是母亲及女儿一家在厨房做饭,此时父亲从镜头前走过,镜框切开父亲的头,形成开放式构图。父亲故意停步,看向厨房热闹的景象,似乎想参与但又没有任何参与进去的理由,随后若无其事地离开。随后,第二个镜头为00:13:52,父亲在走廊里回头张望,画面主体是父亲站立的身影,前景为门框,背景是推拉门。画外音厨房间热闹的对话在画面空间里充斥着,更加突出了大男子主义的父亲在家庭生活中局外人的位置。第三个镜头是00:13:58,全景,镜头对准父亲关上书房房门的一刻,声画分离,画外音依然是厨房间热闹的对话。这一组镜头叙事生动地描摹了一个日本传统家庭内部自恃权威的年长男性大家长的形象。 00:29:13-00:32:12,在这段接近三分钟的景深长镜头中,画面主体为一家人围坐吃饭,前景是门框,背景是开放式厨房间。画面主体中,母亲、女儿与儿子一家围坐在餐桌旁闲话家常,虽看起来其乐融融,但某种程度上都在扮演日常生活刻板的家庭成员的角色。再次凸显的是自恃权威不苟言笑的父亲的无所适从,起身到一旁拿起报纸,坐回餐桌前看报纸。在整个片段中,父亲唯一一次加入谈话是为了表达对已故大儿子的妻子再嫁的看法,完全忽视了在场的二儿子的妻子是带着孩子的二婚人士,使原本温馨的场面瞬间陷入尴尬。整场戏中,自然光的运用、偶有儿子手机传来的信息声音,使整场戏真实可信。表现了看似稳固的日常,实际上很脆弱,虽谈不上如履薄冰,但一句话就足以打破表面的和谐。 整个片段中,母亲、女儿和儿媳在聊着琐碎的生活趣事,二儿子一边回消息一边“应付”来自母亲的关心。饭桌上的两个成年男性,父亲及其儿子似乎都跳出了这种闲聊家常的氛围中,维持这种气氛是三个女性角色天然的任务。儿媳的形象在片中经常处于镜头的一角,展现出一种被动的、迎合的状态,微笑着点头或附和或故意找对方喜欢的话题,尽力扮好“儿媳”的传统工具人形象。从整个故事的人物关系配置、台词等多方面似乎也能窥见一二。从这点看,厌女是固有的传统。 00:36:57-00:37:31,这个片段是家庭合照戏。镜头与矮桌平行,画面中央是大儿子的遗照。前景中,其他人的小腿从镜头前陆续走过,构成开放式构图。声画分离,画外音是人的脚步声、喊拍照的对白等。母亲拿起桌子上大儿子的遗照,加入合照队伍。这段将近一分钟的固定长镜头,表现了大儿子的死像幽灵一样隐秘地置于家庭生活的底色中,如同画面里一动不动的遗照。 00:38:58,这段戏是三个孩子走出家门玩耍的片段,平行于儿童视角的镜头,影片第二次出现音乐,自然的夏天光线,蒙太奇镜头展现大人的拖鞋、树木花朵等设置为游戏的道具物品,自然音响蝉鸣,特写镜头,三个孩子伸长手臂去够头顶树枝上的花朵。体现了唯有在孩子身上,才存在片刻的纯粹的停滞的透明的美好。 00:43:00,这个片段讲述了母亲回忆大儿子去世当天的细节。开放式构图,声画分离,长镜头,自然光。穿插二儿子的主观视角。镜头对准母亲的背影,女儿和儿媳分坐两侧,此时孩子们回家来,吵闹盖住母亲的声音,女儿和儿媳关心孩子们运动后不要喝冰水,胜于关注母亲喋喋不休的回忆。展现了关于大儿子死去这件事,只有作为母亲永远被困在那一天。 01:12:45-01:13:47,中景,一分多钟的长镜头,主观镜头,这段剧情是父亲在浴室洗澡,隔着磨砂玻璃,母亲在外面收拾换衣服、毛巾等,连续不断的做家务的声音代表了一种日常的平稳,似乎和母亲平静的叙述口吻有同样的意味。父亲随口问母亲在哪里买的唱片,得知自己年轻时的出轨早就被发现。父亲的懊恼、窘迫以及不知所措,隔着磨砂玻璃,似乎是隔着久远的时间,个人的历史感突然显现出来。此时磨砂玻璃外模糊的忙碌的母亲的身影所展现的日常感冲淡了出轨事件应带有的一切激烈的情绪。体现了相比于男性,母亲对家庭数十年如一日的尽责,意味着忙碌于家庭生活与失去经济自主权的隐忍的女性,让渡了很大程度的自我权力。而男性所能拥有的特权——即在漫长的生活中拥有“走神”的时间和空间,是男性可耻的优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