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伯恩斯坦哈佛六讲到Ai编曲【未作回答的问题:伯恩斯坦哈佛六讲观后感】(4)
2022-12-02 网友提供 作者:GALAXY 点击:次
但即使OpanAI能将鲍勃迪伦模仿地惟妙惟肖,进一步地能通过拼接不同歌手的风格的方法制造自己的风格,我们就能称OpenAI是一位歌手?一位音乐家吗? 如果对音乐欣赏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引起情绪反应或敞向联觉的中介——音乐心理学规律层面上的话,Ai编曲又与传统人工编曲、演唱有什么区别呢?一样的波形、一样的频谱,如果事先不做说明,谁又能分得清楚。但如果能从思想史的高度来认识音乐,意识到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表达——不是简单的知人论世、时代决定论,而是说,只有代入到艺术家身上,只有去体会他们如何将一个个深层语符列转换、隐喻为超表层的诗性结构,才算理解了音乐。音乐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艺术是过程,而非结果。一件东西,只有向读者开放参与创造隐喻、创造语言之过程的机会,才能从技艺升华为艺术。 “只有具备形式和工具上的可能性,同时有一种适当的机制将这种可能性与精神生活紧紧糅合在一起,”一种关于发声的技艺才有可能成为深刻的、蕴含复杂精神生活的艺术。而一旦有了这样的艺术范例,形式上的可能性又会反过来不断激发人们表现内心生活的欲望,二者相遇,不断倾注的精神内涵促使人们发展对形式的敏感,推动形式走向丰富和精微。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解是艺术的必要准备,而可理解性恰恰是深度学习所不具备的。 当然,深度学习音乐在一点上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从否定传统的角度来理解。如果我们想要一种讽刺人类既有“可理解”文明之疯狂、荒谬的艺术,那么这种神秘的不可理解性或许会有仪式的意义。但归根结底,这种“理解”是外部的,一旦它要否决的对象变化,或者我们对这种单调的否定厌倦了,它——上百万个参数复杂匹配的算法又如何能被容纳进精神生活,如何被延续?朋克可以是艺术、勋伯格可以是艺术、达达主义可以是艺术,但Ai编曲本质上是音效。 6.关于艺术理解的记忆界分人与机器电影《银翼杀手》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克隆人能认识美,那么他还能被排除在人类之外吗? 艺术是现代人真实性的锚。而真实性关涉自我认同的判断。 艺术界分人与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