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世界末日》观后感

  一、“世界末日”

  里根的竞选宣言,将当时泛滥的自由主义和反基督主义看作是世界末日。

世界末日

  妈妈的最后一句台词,里根当选,核战争就要来临。

  格雷在映后补充的,1980年12月约翰列侬遇刺。

  以及,新好莱坞的终结。新自由主义经济的全面胜利。blockbuster、franchise。

  二、格雷的安托万?

  格雷有一层自责吗?

  黑人小男孩被塑造得如此善解人意和理想化?至少是白人视角。

  格雷是父亲。他似乎永远处理不好/一直在处理父子关系。但也正是如此,他的父子关系展现得很真诚。

  还是只想用儿童视角来看这场转变。

  外公的独特性、小时候感觉的独特性(比如那一场睡梦中梦到外公讲的他妈妈的经历;爸爸要打人。声画的处理很有童年感。)

  他眼中的妈妈很奇怪。“犹太妈妈”是一种刻板印象吗?

  三、结构性的经济问题

  一切种族的问题都是维护经济利益。在美国应该可以如此说。80年代的rich要求至少也是这般被满足的。

  想要通过格雷来看好莱坞和美国。

  电影很复杂,似乎是越细细品味越有趣。

  我处理不好新旧保守主义背后的逻辑,所以1980年的转变如此深刻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这40年里发生了什么?

  格雷是位知识分子。

  他给出的回答是,将当下的美国问题追溯到80年代。的确,从80年代起,美国主流一直是新保守主义,彻底扭转了。但或许正是因为曾经反文化运动走的太远,反弹如此之大。

  平等与自由竟然产生了如此的矛盾关系。(右翼的逻辑:经济自由=维持等级秩序;削减政府权力/防止专制=维护州权=让州自己决定种族、性别、堕胎权=继续保守、不平等)

  但是格雷的起点还是对的。我觉得更为有趣的地方是一家子人如何从最初被排除的犹太人成为了排除黑人的白人;他们如何从反对里根中走向了培养里根的小粉红。格雷不想批评他们虚伪,他似乎在同情,同情他们被裹挟在这一浪潮里,其背后的动力是经济、精英,剥削多数人来达成少数人的目的。所以他塑造的外公、爸爸会很诱人。他通过儿童的视角让这种矛盾合法化,而且让他们被展示得不充分,从而有可想象的大量空间。

  还有充斥全片的火箭。

  格雷藏了好多东西。后来再看《星际探索》,其中的设计真到位精准。尤其是有关政治经济的东西。他没让他的电影失控,可能那几次小孩的情绪是失控的。但是他似乎还没有把自己完完全全不加掩饰地展现出来。



    作品集世界末日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