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披荆斩棘》轰轰烈烈地开播,悄无声息地糊了(2)

  

  2006年,袁咏仪怀孕。

  此时两人已经结婚5年,也都不再年轻,理应不再是小孩子心性。

  但那时的张智霖,与如今通告里的模样却相去甚远。

  袁咏仪孕吐得厉害,特别希望有张智霖的陪伴。

  但张智霖通宵达旦,打球、打牌、打麻将,一天玩上八小时,一个星期有七天,就玩足七天。

  起初袁咏仪还会劝,威逼他留在家里。

  张智霖的回答冷漠得坦荡:“你吐,我也不能陪着你吐。你不舒服,我也不能陪着你不舒服。你不出家门,但我要出家门。”

  唯一的改观是,由一周玩七天,改为了隔天一玩。

  到了后来,袁咏仪索性随他去,不再奢求他的陪伴。

  袁咏仪患上产后抑郁,张智霖没察觉出来异样,反倒摔门而去。

  年纪再大些,一家三口稳定下来,袁咏仪便很少公开吐露对张智霖的怨气。

  不排除张智霖“长大了”,浪子回头了。

  但爱情死而不僵,责任无法推脱的时候,婚姻恰好有了利益的强力联结。

  仙靓的异样感在于,甜蜜的同时,又给人一种两人被利益绑架的感觉。

  在这段感情里,利益的占比之大显而易见。

  把张智霖和袁咏仪两人单独拎出来看,他们在各自的事业发展上都只能说是平平。

  袁咏仪是港姐出身,出道便蝉联金像奖影后。

  但因为脾气火爆,一度开罪影坛大佬。

  在电影圈里发展受限,影视剧里也平平无奇,拿到的始终都是花瓶角色。

  张智霖90年代初便出道,但在那个星光璀璨的时代,他并无十足存在感。

  直到千禧年前后,才靠几部剧集积攒了名气,混出了头。

  而此时的港圈,也早已没了聚光灯的环绕。

  总而言之,无论是张智霖,还是袁咏仪,他们都没有十分吸粉的点。

  他们的年龄不上不下,沾了上世纪香港影坛“绝代风华”的光,却辐射程度有限,并不让观众牵肠挂肚。

  两人真正为内地观众熟知,是以合体形象出现的。

  2015年,他们因录制综艺《一路上有你》意外走红。

  原因是,既有爱,又好笑。

  两人磁场相近,默契十足。

  袁咏仪爱闹、脾气爆,张智霖就在一旁温声细语地哄,偶尔语出惊人,为节目提供笑料。

  袁咏仪爱买包,追星李敏镐的梗也由那时流传开来。

  仙靓夫妇由此給观众留下了记忆点,再往后,综艺邀约接踵而至,恩爱通告也准备到位,内地发展的通道也全然打通了。

  成功吗?极其成功。

  七十年代生人的明星夫妇,放弃了在影视上的挣扎,靠着人设打通了综艺的任督二脉,事业焕发了第二春。

  袁咏仪在买包的路上也更加肆无忌惮了。

  儿子长大了一些,长成了正太,又顺势加入了这出家庭真人秀。

  谁都看得出来,在捞金的时候,夫妻合体的效果远比各干各的好。

  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种急功近利。

  要是在拍戏上还有作品依傍,谁愿意靠炒作CP、人设苟活。

  乃至于,不得已在《披荆斩棘的哥哥》里出此下策,露出马脚,落得如此不堪,口碑的反噬说来就来。

  孽力回馈,翻车是迟早

  这场偶像与粉丝的闹剧,最终以袁咏仪的回应潦草收场,她感叹说:“越来越不懂网络世界了。”

  话里话外,流露出自己对新时代的不适应。

  其实,她不是不懂,只是不想接受。

  仙靓夫妇对如何取悦新世纪网络世界,其实熟悉得很。

  只不过,他们贪图营销的正面,却难以接受营销的负面。

  

  仙靓夫妇营销的成功在于瞄准了时下人缺爱的特质。

  爱意稀薄的年代,大家都爱自己胜过爱他人。

  不计较得失的,连路过的蚂蚁都要鄙夷一句“恋爱脑”。

  日常的柴米油盐,人性的贪新鲜,都能驱散浪漫,不费吹灰之力。

  谁人都不信爱有长久时。

  现实苦涩时,有一对明星夫妇给你造梦,给你造乌托邦。

  于观众而言,怎么不是甜蜜砒霜。

  明知道其中可能暗藏猫腻,也姑且愿意买账,放心让他们疗愈寂寞心肠。

  仙靓夫妇当然是有爱的,哪怕有过失望,哪怕没有激情,也是细水长流,草蛇灰线。

  可问题是,在观众的角度看来,当爱与婚姻沾上了功利,就不再活色生香,也不再是观众眼中理想爱情的模样。

  的确是没有完美的爱与婚姻,可你既作为明星,主动站了出来,当了幻梦的兜售者,便要确保商品完美无瑕。

  做不到,装得再好,也难免会在不经意间露出马脚。

  瑕疵流露,即是祛魅。

  被察觉到“纯爱不纯”,处处流露作秀的味道时,也怪不得观众退货,粉丝脱粉。



作品集披荆斩棘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