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吐槽《乐队男孩》,意义在哪里?在于没意义。

  先说说题外话,比着这部电影的英文名《The Boys in the Band》来看,对于《乐队男孩》这个翻译我实在是不喜欢(毕竟确实乐队元素相当之少),如果叫《一帮男孩》会更好。

乐队男孩

  这部根据外百老汇戏剧改编的作品在近些年来的口碑变得越来越好,很多人都认为本片是酷儿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如同《受害者》《十三个月亮》以及《夺魄》一样,反应了酷儿群体一个时代的焦虑和悲情。而抛开这个元素,很多人也对本片在台词上的惊人尺度所震撼,并认可本片的先锋性。

  但抛开这些元素来看,而关注影片本身,我更认为本片实际上是一部平庸,甚至在影像设计上极其懒惰和放水的作品。就花絮我们可以知道,弗莱德金因为当年对品特戏剧的改编而赢得了这部电影的指导权,但我们可以从内到外的将这片的以及理念抖搂,就会发现创作者在把这个优秀戏剧搬到影像媒介上时偷了多少懒。

  首先不得不承认开头混淆人物们视角的,带有纪录片质感的多线索混剪确实一下子让人沉浸到观影的体验中去了。而后面打电话以及私人房间准备的场景也确实拓展出了多重的社会空间,向观众表明创作者对影像设计的独到和另一种意义上“拍好的决心”。

  然后,好的地方就没了,剩下的时间我们就只是在导演精确地时间掌控之下看了一个俩小时的戏剧,连下雨分割段落的场景都如此刻意,本来传统戏剧之中让人缓和的节奏也在不停的视角变换之中消逝,使得就算是电影只有俩小时,整个叙事也无比拖沓,如果不是剧本本身张力在,根本没办法看下去。

  实际上,好莱坞对戏剧的改编一直存在,甚至“把话剧拍成好电影”是50年代某些个人工作室修正主义导演的成名的缘故(理查德布鲁克斯,伊利亚卡赞)。回顾他们当时的改编手法,大部分是在场景上进行扩张并对原剧适当的扩写的同时,镜头张力随着剧情中人物矛盾冲突而张扬,虽然有些死板,但能将两种媒介艺术达到刚好的融合。甚至某些时候制造出新的名场面(《欲望号街车》中圣母怜子的构图)

  反过来看弗莱德金的改编,虽然前面开头也保证了对电影媒介的尊重,但是后面的单一影像搭配着直接死板搬入电影叙事的原戏剧本直接把观众的兴奋度磨平了。是的,这是可以从某种意义上保留原剧的风味,但这不是拍电视剧啊,电影自身的新的艺术感和自我的镜头语言被磨灭掉了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而在《乐队男孩》里,我们只看见弗莱德金那不断纳入演员面部表情的构图和生怕忽略台词表现的剪辑来回晃悠,真的很没意思。有看这的时间,真的不如找个时间看原剧,或者看剧的录像,这片的意义也就如此了。也许现场录像里包含的信息还更多,值得人咂摸,这片唯一好的地方就开头,有点蒙太奇教科书的感觉。

  话说回来,大名鼎鼎的电影版《茶馆》也是有这个缺点(还包括一定部分的奥胖版本《麦克白》),但他们无聊的原因是调度太散,《茶馆》中好歹还有十七年电影的一点遗留风骨,《乐队男孩》更像是弗莱德金彻底偷懒,或者说铆住了劲往错误的方向狂奔后产出的东西。除了原剧的精髓外,全然的失败教科书啊。



    作品集乐队男孩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