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昆仑神宫:不负期待,才算有始有终

  06年那会逛天涯比较多,《鬼吹灯》算是惊鸿一瞥,但那会天涯的大神实在太多,论坛的更贴模式又着实太慢,所以终究是没追下来。

昆仑神宫

  后来,天下霸唱把小说搬到了起点,算是赶上了起点最早期用户的爆发,加上这个题材在当初又算是稀缺,所以没过多久就爆了。再之后《鬼吹灯》开始出实体书,刚出书的时候我还买过几本,小说陆陆续续追了不少年,不敢说算是铁粉,但绝对算老粉一枚。

最早买的书里,现在还有鬼吹灯

  鬼吹灯早期的影视化其实不算特别成功。

  哈哈哈,这句话说下来也不算特别准确,毕竟直到15年之后,国内才陆续开始有这个IP的影视延展。而早期的故事更多就着题材搞下墓,靠着题材中自带的光怪琉璃拉眼球,但故事的内核延展不足,也没有真正形成体系化。

  正午那版的《精绝古城》算是拉动了《鬼吹灯》影视剧热潮的开启(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到后来的《黄皮子坟》虽然在豆瓣的口碑褒贬不一,但印象中播放也算不错,我还买过黄皮子坟的咖啡杯作为周边,哈哈哈,算是老粉的一种纪念。

鬼吹灯的杯子,现在还用着

  如果说19年那版的《怒晴湘西》是很多人入股潘粤明鬼吹灯系列的开始(那会演的是陈玉楼,后来瞎子算命的时候还cue过这个梗),倒不如说《龙岭迷窟》才是今天更多人感慨老潘成团的由来。从《龙岭》开始,潘粤明开始和胡八一越发贴脸,Shirley杨终于像是Shirley杨,而王胖子终于是个胖子了……

龙岭时就说过,胖子终于是个胖子了,当时还蛮多人赞同的

  回顾过去几年对《鬼吹灯》的追剧评价,无疑我会给“潘张姜”这一版的铁三角组合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别名新铲子组合)。

  首先是这一组合的存在确实做到了持续,这个对于目前的国产剧来说实属难得,大家的认同感伴随着这几季走下来会越发贴脸,哈哈哈,虽然我一开始就觉得很贴,但一个IP最终能持续保持用户认知的亲密度,适合的演员持续非常关键。

  再者,从龙岭开始的鬼吹灯系列,实现了基础调性的一以贯穿(不得不说有段时间我也喷过《云南虫谷》制作有点脱力,哈哈哈,但总体来说评价相对宽容)。特效基本在线,细节相对到位,就连一些破梗都尝试了延续(比如王胖子的红裤衩)。这对于一些持续用户看下来会特别友好,而对于一些新观众来说,在品质基本在线的前提下,看内容也不突兀。

  另外,我必须夸一夸这版《昆仑神宫》的还原度(仅针对已看完的前4集和可见的预告片),十三须花瓷猫、落霞栖牛图,港味的明叔,食罪巴鲁以及胖子的尿渍……哈哈哈,你品,你细品!!看预告片里之后还有雪狼王、吸血水母、水晶尸、冰晶虫,壮哉我巍巍昆仑,除了牙咬咬觉得播太慢之外,其他都很好。

眼系列的终章,算是终于有始有终

  需要强调的是,《昆仑神宫》作为“眼系列”的终章,是鬼吹灯1里非常具有仪式感的一部。这一部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离奇诡谲,但终于在一番探险之后给铁三角完成了“合理续命”,也做到了鬼吹灯1系列的有始有终。

  最后来说说截止目前的一些记忆点吧,先更新一下前面几集的,之后看到后面有时间再继续。

  第一集:汤镇业演的明叔出场比较贴脸,算是有惊喜的演员;胖子大金牙依旧贫嘴搞笑,唐代的哥窑既鬼扯又好笑;十三须狸花猫提到的湘西背尸人,落霞栖牛图、杨贵妃的润肺玉,古拉格银眼,迅速拉拢回忆。

汤镇业算是比较贴脸

  第二集:沙宝亮的阿克一开始差点没认出来是他;“别看我六十岁,我身体好的很”,下一秒走路摔了一跤,我当时真笑了,不尬;轮回庙的制景感觉不错,神秘感和诡异感都还挺足。

第一眼没看出来沙宝亮

  第三集:红裤衩的梗过不去了,这一段记忆深刻;阿东贪心放出了食罪巴鲁,剧情进入。

食罪巴鲁做的还是挺有感的

  第四集:众人大战食罪巴鲁,动作飞起,鬼吹灯的“武系”开启;阿克被伤犯病,车上的激烈争抢,恐怖感的把握节奏很好,没那么吓人,但很刺激。

抢车这段感觉蛮刺激,节奏飞起


    作品集昆仑神宫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