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人生就是一趟不断接纳与和解的旅程

  因为最近连续加班和出差,已经很久没有进过电影院了。有些电影你一看就大致明白,所以没有激起去电影院观看的内在冲动。毕竟,这本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看完一部电影,产生一些共鸣,引发一些思考,相比所谓的爆米花电影来说,可能更加抚慰人心吧。

故乡异客影评

  昨晚在电影院看完的《故乡异客》,就是这样一部非常走心和真诚的电影。而真诚,在这个当今浮躁和快餐的时代,显得多么宝贵。整个的观影体验和身体反应说明,自己还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

  因为之前没有任何的代入因素,也刻意没有去看网上的评论,所以当灯光暗去,电影开始,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进入到了情景。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没有任何的分心,很舒服的感觉。

  导演没有刻意安排很多激烈冲突的戏份,更多是以平实的视角在描述,反而更多了一份生活的质感和宝贵的初心,让人有种看纪录片的感觉。

  而在观影之后,有幸和导演、出品人等创作团队进行了2个小时的交流,更多地了解了背后的故事,更加体现出这个电影的可贵和不易。

  对于导演李崧鸣来说,这是他完成的第一部长片,而且也刚刚在北京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审团特别提及影片”奖。某种程度上,这个片子有点类似贾樟柯电影的气质,虽然故事和人物都发生在贵州。

  如同余华所言,他写完一本书之后,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命运就要交给读者去探索和品味。一部电影也是这样,导演说其实他也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拍了一部当时那个阶段想拍的电影。如果观众看进去了,有很多共鸣,甚至会引发很多回忆,那其实可能都是源于观众自己的经历。

  电影就是一面镜子,让观众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也许那些长期被伪装隐藏着的内心,通过光影和故事的表达,再次重现,于是便有了具备十足冲击力的情感力量。这大概就是电影的魅力吧。

  有人说,一千个人会看到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针对同一部电影,大家的经历不同、立场不同、性别差异不同等等,都会产出不同的结果和感受。而一部电影最难得的是它的丰富性和可探讨性,这无疑给了它更长、更强的生命力。

  对于我自己而言,这部电影更多讲述了男主角兴贵不断接纳自己以及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在处于大病之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再加上闯荡北京的不易、晓洁工作的不顺心、电卡没费只能点起蜡烛的捉襟见肘,都成为他们两个人情感关系的枷锁和负担,他需要的是信心和别人的接纳。当他日渐康复,回到故乡,在和外婆的朝夕相处间,渐渐恢复了元气。整个人的状态也从非常态转到了常态,于是他开始了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

  他与过去和解,接纳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他与现在和解,接纳了作为继父的姨爹,接纳了生活的困顿,甚至接纳了前女友和老公的破镜重圆;他与未来和解,接纳了生活的不完美,接纳了可能的命运安排,对茹晓洁说我会无条件的支持你。

  于此同时,晓洁也完成了自己的和解,因为怀孕了,所以她与兴贵和解了,然后也不再纠结于工作的不顺和对领导的不满,选择生完孩子之后再辞职,与工作也和解了。而和解的另外一层含义,其实是成熟。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酝酿,我们终于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成长吧。

  实际上,在观影过程中,我更喜欢妈妈和外婆的角色,从头到尾都透露出一种中国女性的付出与豁达、乐观与坚强。尤其外婆,太可爱了,包括学打太极那段。因为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多,所以她淡定又平和。她在对兴贵和晓洁讲述的故事中,内容甚至完全相反,不好分辨孰真孰假,也许导演正是想要这样的手法来表达:我们的记忆也许并不真实,我们的感觉可能也很片面,而生活本来就是真真假假融合在一起的,这大概也是国人的智慧和狡黠吧。

  和导演聊天之后感觉,这部片子更像他的自传体记录,甚至其中的妈妈和外婆,就是他自己的妈妈和外婆来扮演的。虽然是素人演员,但是表演没有任何痕迹,也许她们都是在表达自己了,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最厉害的演技,就是别人看不出你在表演。

  更为神奇的是,导演自己讲述了一个电影背后的故事,外婆本来已经进了ICU,情况很严重了,但是听说外孙要拍电影,如同回光返照一般神奇恢复,然后整整陪伴了56天的拍摄时光,贡献了近几年大荧幕上最经典和可爱的外婆形象。而在电影拍完两个月之后,突然之间,老人家戛然离世,仿佛完成了自己最后的使命,放心无憾而去。

  如同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小鸡破壳而出,开始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而外婆静静躺在床上,即使中午公鸡的打鸣声,也再无法把她唤醒。这也是一种传承和生命的传递吧。

  电影的台词也很棒,甚至可以说精妙(比如北京干什么都在抢,房子要抢、车位要抢,连生病都要抢;再比如生命在于劳动),配乐也是非常到位。如果说一部电影是一个工业化产品的话,《故乡异客》无疑是一个完成度很高的,经过认真用心打磨之后的成熟作品。

  看完电影,然后又和导演聊完之后。其实还是蛮有感触的,过去的几年,自己也是在不断接纳和与自己和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还是蛮痛苦,但过来之后就是一路通途。一个人只有真正与自己和解,那才是最强大和无畏的时刻。在那一刻,我们终于认清了自己的优势,承认了自己的脆弱,也实现从“我”到“无我”的跨越或升华。

  当然,我们需要承认,看懂这个电影或者产生共鸣,是需要一些阅历和基础的。所以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其实都是一种关注和鼓励。如同罗翔在《十三邀》和许知远聊天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别人对你的表扬名不副实,但是你接受了而且很开心,那为啥别人批评你,你为什么就深信了呢。

  归家路上,大雨倾盆,听着薛汀哲的最新钢琴曲《雪落夏至》,感觉特别应景。就像影片最后给到大家的希望一样,经过大雨(或生活)的洗礼,我们认真和过去告别,然后好好准备,去迎接明天的万里晴空。



    作品集故乡异客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