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短篇小说 > 原创故事 >

圆梦罗布泊

  李守江,1966年出生,山东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新疆布伦口铜矿选矿车间技术负责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新疆地质勘查局经济开发处工程师、企业管理处高级工程师,新疆三维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新疆三维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新疆罗布泊钾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2016年7月,李守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挺进无人区

圆梦罗布泊

  1999年9月,李守江向单位领导提出,要到罗布泊去工作。那时,李守江33岁,已经在乌鲁木齐当上了高级工程师,待遇优厚,家庭幸福。他的这一请求,让领导和身边的亲友都吃了一惊。谁不知道罗布泊是著名的无人区,去那里能做什么呢?

  李守江说:“我要去圆一个梦。”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无人区,20世纪90年代末,地质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镁亚型含钾卤水矿床,换句话说,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钾盐资源,可以做钾肥。

  钾是农作物生长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的中国,当时70%的钾肥要从国外进口,这种局面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可是,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百里无人区,风吹石头跑”的地方,再多再好的钾盐,谁来开采?李守江的梦想,就是利用这里的钾盐资源,生产出全世界最好的钾肥,让中国作物、中国农业挺起脊梁。为此,他一头扎进了罗布泊,一去就是将近20年。

  1999年年末,罗布泊北部搭起三顶帐篷,这是李守江和伙伴們在罗布泊的第一个家。

  罗布泊冬天冷、夏天热,一年有一百多天都刮着大风。李守江他们的帐篷、板房好几次被吹上了天,大家只能躲进车里避风,结果车窗被砸碎,车漆被啃光。吃饭的时候,只能咽,不敢嚼,因为风沙大,咬起来“咯咯”作响。罗布泊特别缺水,刚开始,生活用水要从几百公里外的哈密运来,每吨成本几百块,洗澡连想都不敢想。

  严寒酷热,漫天风沙,极度缺水,满地盐壳,这些困难还可以克服,无法进入罗布泊核心区,才是李守江他们最头疼的事。一份份申请报告送到了哈密、库尔勒、乌鲁木齐,回复惊人一致:去北京,找有关部门批准,这里不归我们管。

  一没熟人、二没门路的李守江赶赴北京,他要争取在罗布泊腹地建厂的资格。那段时间,李守江成为十多个部委的常客,他把部委大院的位置、最佳的往返路线摸了个门清。每天早上,他兴冲冲地出门,晚上心事重重地回来,熬夜再打报告。或许是被李守江的家国情怀和坚韧不拔感动了,有关部门终于批准了“罗钾”到罗布泊腹地建厂的请求。要“人”又要“财”

  1999年起,董事会委任李守江为人才招聘团队负责人。当时正值中国城镇化进程高峰期,一批批人才从农村到城市,从西北到沿海,想逆流而行,把人才聚集到大西北的无人区白手创业,谈何容易?

  李守江腿跑细了,嘴磨薄了,逢人就讲全球钾肥局势、中国钾肥行业现状和罗布泊钾肥资源,号召有识之士为中国农业和中国人造福。有些人听了,说:“都什么年月了,还讲这些?能不能来点实惠的?工资奖金多少?工作环境怎样?”他们听了李守江的回答,转身就走。有些人一时冲动,来了罗布泊,可没多久又走了。

  不能怪这些人,因为当时的“罗钾”资金紧张,待遇低得可怜。创业初期,“罗钾”实施“六七八制”:普通工月薪六百元,高工七百元,高管八百元。

  就是这样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工作待遇,还是有一批人才被李守江感召而来,他们放弃了稳定工作、优厚待遇,来到了罗布泊。

  刚毕业的大学生姚莫白也来了,这可是来罗布泊的第一个大学生,李守江格外兴奋,夸赞小姚的名字起得有文化。姚莫白说:“我父亲起的,提醒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好!”李守江伸出双手,四只手紧紧扣握。这一握,便再也没有分开。姚莫白从技术员、车间主任、硫酸厂副厂长、厂长一直干到总经理助理,而今,已经是“国投罗钾”的副总经理。

  有了人才好干事,从帐篷到地窝子再到盐块房,从小试到中试再到工业试验厂建成投产,“罗钾”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但就在2004年年初,“罗钾”准备将年产量从4万吨扩大到8万吨时,最初投资组建“罗钾”的公司出了问题,“罗钾”的资金链眼看就要断裂。

  李守江带人去银行贷款,求爷爷告奶奶,信贷员态度不好,却是实话实说:“没人看那么远,让我们把钱投在无人区,那怎么行!”

  半年过去了,李守江和他的团队跑了30多家银行,始终没有进展。就在李守江的梦想即将破碎的关键时候,救兵来了。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做过一次深入调研,得出的结论与李守江一样:中国钾肥严重缺乏,应该加大投资、生产力度。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先给“罗钾”公司提供2000万元流动资金,之后,国投集团又拿出了3.4亿元,投进了罗布泊钾肥项目。眼看罗布泊腹地重现生机,李守江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2008年11月,“国投罗钾”年产120万吨钾肥项目顺利建成,并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国投罗钾”用了不到5年时间,就创造了世界盐湖开发史上的奇迹。优秀推销员

  企业生产进入平稳期之后,已经当上“国投罗钾”总经理的李守江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销售上。

  “国投罗钾”生产的硫酸钾品质好,在市场上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客户、农户的一致好评。

  一个种植山药的农户用了“国投罗钾”生产的硫酸钾后,种植的黄山药每根都在1.7米以上,亩产超过12000斤,地里还长出了一根2米多长的山药。为表达谢意,他就把这根山药送给了李守江。

  在山东菏泽单县,一位高个儿老汉知道李守江是卖钾肥的,就打开了话匣子:“我是种桃的,人家种的桃卖两三块,我的桃卖七八块,我有秘密武器。”说着,他走进大棚取来一个写着“罗布泊牌”钾肥的袋子,说:“这就是我的秘密武器!”

  经销商指着李守江,说他就是“罗布泊牌”钾肥企业的总经理,老汉摇头说“不相信”。这时,经销商提出要修改钾肥袋子的版面,满脸笑容的老汉一下变脸了,说:“可不能改!我每年买钾肥,都要拿袋子仔细比对,差一点儿都不行,就认准你们的牌子。”李守江当即表态,要尊重用户,不换包装了。

  2015年12月,有一天,李守江带队前往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曲江镇馆驿村开展罗布泊钾肥质量现场调研。那天的雨下得大,地处丘陵地带的云南农村沟壑交错,积水泥泞,行进困难。李守江走到了纳志荣家的田边,老纳一时手足无措:眼前这位浑身被雨水淋湿、双脚沾满泥巴的外乡人,竟是自己长期使用的钾肥生产企业的老总?

  李守江真诚地向老纳征求意见,老纳也打开了心扉:“我们这里都是丘陵,家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种地的都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你们的钾肥都是50公斤包装的,我们真是背不动呀,施肥就更困难了……”

  不久,老纳就如愿用上了小包装的“罗布泊牌”硫酸钾肥……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