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海在索取它的那滴水(2)

  「好看吗?我为什么只打了三星」

  回到故事本质。 这是一部基于真实故事的现实题材电影,原著小说以王朔童年经历为蓝本,方枪枪长相还酷似童年王朔(请允许我过度解读),影片最起码不是奔着抽象去拍的,虽然导演将众多 的符号、意象、隐喻暗藏其中,网络上众多影评用拉康精神分析解读,用福柯规训理论解读, 还有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角度理解的,但影片的基调依旧是现实题材。

  我喜欢那些充满意象,潜台词交织的电影,如果做到极致更容易常看常新,被不同的人 读解出不同的内涵。但是有一点是要明确的,这不是意识流电影,不是实验电影,在成为万 千符号和隐喻之前,影片首先要讲一个故事。

  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你可以有天花乱坠的解读,但作为故事《哈姆 雷特》本身就足够动人,而不需要仰仗解读。同样,不论是国产片中让人戏称“可以申遗” 的《让子弹飞》,还是今年热度再次爆涨被誉为“甄学”的《甄嬛传》,无论有怎样的解读, 首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而不是零散的符号。对于这部电影的小说原著, 作者王朔就说过“你能看出更深的东西你就看,你不能看出更深的东西,起码也让你乐一乐。” 那至少在看电影时,符号的强烈程度已经掩盖了那一份童真、那一些稚气和王朔口中的那一 “乐”。

  电影仿佛在一开始就将“隐喻”两个字打在屏幕上,不抱着“这电影肯定没这么简单” 的想法都很难对得起自己,影片中应有的和社会的反差:童真、童趣,也被分割得十分零碎, 故事是好故事,但是导演过于用力了,力用大了,露怯。(鼓励有别的观点,不算露怯)

  总的来说不是一部差劲的影片,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能够调度清楚这么多幼儿园的 孩子充满感情的拍摄就实属不易,但硬性问题依旧明显,在原著小说宽容度较高、方枪枪的 大眼睛足够水灵的情况下进行影视化,却带来如此的观感顾虑,我只能将问题的症结聚焦在 导演身上。

   聚焦有放大的可能,也有被点燃的风险。

  「海在索取它的那滴水」

   既然导演如此用力的想让观众看到点什么,那不妨我们就顺其本意明白点什么。

  与其说这是反映教育、制度、规则的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海的呐喊。

无声的呐喊

  没有人能规定海何时浪大何时浪小,也没人能限制海里是鱼多还是虾少,海就是海,每 个人都是汪洋、各异的海。天地可以尽一切努力让海水不倒灌;让海是海,山是山,互不侵 犯;让每次潮汐都能被记录,可当海是不完整的,那一切都将是苦痛的。不同的性格、不同

  的色彩本就是海应该拥有的,现在的海,在索取那原本就属于它的,那一滴水。

  是鱼寻找网/是网央求墙/是墙被视为他们的华服/是华服裁剪出相同的身体

  王朔能写出《看上去很美》,是社会的转型提供给他的创作条件;我们能看懂《看上去很美》,是时代提供给我们的理解条件。

   海在索取它的那滴水,我们本该是海,不缺一滴水的海。



作品集看上去很美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