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幻灭:天赋耗尽之问

  是诚心追求艺术,还是堕入虚荣的陷阱耗尽天赋?

  电影没有给我们答案。只看见吕西安为了贵族虚名而选择官方媒体,在权欲的膨胀下放浪形骸,欠债无数。这个片子于我而言感触颇多,因为我所了解到的是,即使吕西安选择了追求艺术,也必将因支付不起生活而颓废,离开巴黎。艺术不是懒散的借口,但艺术也不是贫穷的借口。从巴尔扎克的时代到现如今,没有经济基础的人都被挡在艺术的门外。文艺是满足生活需求后过剩精力促使下的文艺。

  写出漂亮的文章是手艺,但绝不代表作者的真实想法。艺术的追求,在未达基本保障的人眼里,只是笑话。来到巴黎,和来到北京是相似的,可惜,我预言我生活中碰到的百分之九十的文青在三十五岁之前最终都会变回他们现阶段最讨厌的样子。可惜,我不知道我会如何。我导了几个不成熟的作品,入围了几个不出名的影展,我还有抱负……但,我得先生活。在BFA这样的平台里,能看到的只是得权者的肆意;在Department of Film Studies这个系里,我只看到迷茫无所适从的青春热血。这些热血被不如其他系的颜值打败,被不如其他系的人脉打败,被不如其他系的就业打败。可惜,无人提的,只是才华,因为用不上,没人想知道这个系的人能拍出什么样的东西,大概,很无聊。张着嘴的人就是影评人,剧评人,和《幻灭》里的吕西安一样,可惜这个系里的人的文笔还不如吕西安妙笔生花。所以,决裂。在毕业之际,回首我刚录取时的幻想,可叹。在我所在的小城,没人教会我电影学是干啥用的,也没人告诉我电影学院应该怎么读。

  说回这个电影的手法。估计是数字摄影机和胶片时代的老镜头的组合,虽然宽容度肉眼可见的高,但边缘画质下降显著,焦外的畸变也很有怀旧感,广角端的桶形畸变把人带回九十年代杜琪峰的电影。刻意的技术缺陷带来丰沛的怀旧气息,犹如观看胶片时代法国电影辉煌时期的历史片。而强烈形式的与文本呼应,19世纪的最强媒介是报纸,21世纪的媒介是网络,电影呢?20世纪的弃儿罢了。翻了导演前作的故事梗概,都是讲媒介与媒体给人物带来的飞跃变化,好吧,这一部用名著的壳讲了媒介内容写作者的被吞噬过程,还是颇有意味的。就如吕西安花尽钱财争取的女友话剧演出一样,媒介已然融进了人物关系,力度虽然不如《公民凯恩》大,但这一相似的角色设置完全够引人遐想了。就差一点点,或许结尾多一点媒介对二人关系的反噬的刻画就能让它更好。没事,凯撒奖最佳影片、剧本、摄影,不吃亏。谁说非得留名青史。

  旁白的手法形成了评论的作用,你可以说不过是欧容那个角色的回溯而已,烂透了的好莱坞古典手法。但也可以说,把老手法用出新意,也是法国人的本事。就像电影学院老师们爱提旁白是烂手法,我也爱提评论性的旁白能够形成统一的风格。大量画面能够给到的细节偏要用旁白说出来,你以为法国人蠢?非也。旁白与正在进行的故事本体结合,旁白是为了表现主角被掌控、被监视的处境,吕西安从头至尾的行动轨迹被控制在旁白叙事者嘴里,如同故事结尾所展现的,他也确实被欧容牢牢抓在手心里,宿命论云云,这倒是和经典黑色电影串上了,倒也不刻意。手法不是意识形态,只要合适有效就可以,那些拿着博士学历的只会给电影贴标签的教师才值得警惕。

  再说两句个人的话。大概我要先干两年非电影的媒介了,所以才对这个片子一直感兴趣、乃至现在看完。知道会有人说我不坚持,有人瞧不起,但原因已如上所述。再多嘴的,你拍片拿两个奖我看看。回首本科四年真是感触良多,刚刚想在网上搜一下关于这个拿大奖的好片子也看不到评论,豆瓣7.3,我能说啥?我们的电影评论场域已经糟成这个样子了,一帮电影学院外的人拿到了网络影评的话语权,这个系里的人却没有任何动静。没事,电影本体论已经不流行了,我们美好的传统也随着老教授的闭嘴而消失。毕竟在高校里,电影是唯一不重要的东西。俗气不是缺点,是早熟。没事。我早晚该离开。

  好久没写作了,某系的压抑,因为意见领袖促使下的噤声,以及因为读了理论后,面对文字的犯恶心。无所谓,反正不靠嘴皮子挣钱,就算拿它挣钱也不管你丫的事。



    作品集幻灭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