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寻找他人与自我追寻

  最近观看了台湾作者吴耀东的《在高速公路上游泳》和《晚安,再见》,两部电影相隔数十年,后者为前者的续作。《高速公路》自不必说,那是导演的学生作业,有名气,受推崇,今天看来,偶有灵光,但对人物的发掘明显不足。本片最值得审视的是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互相博弈,互相较力,作者吴耀东主动亮出了自己的身体位置,于是自己也成为了一个与被拍摄对象辜国瑭权重相衡的角色,摄影机前的人和摄影机后的人都无法忍受彼此的相处关系,共同了断了拍摄,辜国瑭对着吴耀东的镜头,“扮演”出一副悲惨讲述往事的模样,有意思的是,所有的“合谋”、“商议”、”妥协”都在摄影机的记录之下,成为了构筑本片的重要素材。作者没有放过自己,电影中留下了那些未加闪躲,撞得头破血流的“龌龊软弱”。
 
  “拍纪录片从別人的生命中拿走一些东西来成就自己,是一种诅咒。“《晚安,再见》与前作相隔数十年,为了“自我追寻”,导演启程寻找1997年作品《在高速公路游泳》的主角辜国瑭。辜自小天资聪颖,当年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台大外文系,创立电影社担任社长,积极参与学运,勇武地在前线与政府官员互呛,但其后来的人生却不断向下坠落,几乎拥有着一种“自毁”倾向,他酗酒、罹患艾滋,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始终孤身一人生活。吴耀东与他拍完《高速公路》后便即两散,互无联系。2015年二人再次相见,辜戴着墨镜,对吴耀东或沉默,或语焉不详,自顾自地喝得烂醉如泥。这次戏剧性会面就是永别,辜国瑭一夜猝死。吴耀东被迫重温昔日拍摄片段,剪辑出这部新片《Goodnight&Goodbye》。
 
  作者吴耀东“自我追寻”的源头来自于多年前互相纠葛的拍摄对象,他在这部续作里,彻底“亮出”,不仅仅是声音出现,更将自己的身体置于镜头之下,他要去寻访多年前与自己数度龌龊的故人。和那个人相见,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
 
  在辜猝然离世后,作者想用他生前朋友的采访及其童年照片拼凑出辜国瑭的面孔,但是这张面孔依旧残缺不全,不能辨认。反而,那段无声地、悄然地对辜房间遗物的注视动作和作者多年前拍摄他的生前影像,拥有一种粗粝的、涌动的、沉默的力量。


    作品集在高速公路上游泳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