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佛祖通载(卷第十九)

佛祖通载 (全文在线阅读)>  卷第十九

  曹晓梅(一戊申)神宗顼(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高氏曹太后之甥也。幼与英宗同鞠后所。后为英宗配。生帝。自颖王为太子寻即位。三十八岁崩于福宁殿。葬永裕陵)改年熙宁(是年地动非常)辽国咸雍四年(是年金主阿骨打生)

  知谏院公钱辅言。遇岁饥。河决粥祠部以济急。从之。

  (二辛亥)是年三月十六日。圆通居讷禅师卒。字中敏。出于蹇氏。梓州中江人。少而英特。诗书过目成诵。年十一依汉州什邡竹林寺元昉。十七试法华得度。受具于颖真律师。以讲学冠两川。耆年多下之。会有禅者自南方还。称祖道被天下。马大师什邡人。应般若多罗谶蜀之豪俊以经论闻者如亮公。而亮弃徒隐西山。如鉴公而鉴焚疏钞称滴水莫敌巨海。讷怃然良久曰。汝知之乎。曰我不能知。子欲知之。何惜一往。讷于是出蜀。后游庐山得法于荣禅师。南康守程师孟请住归宗。又迁圆通。仁宗皇帝闻其名。皇佑初。诏住京之净因。讷称目疾不能奉诏。有旨令举自代。遂举僧怀琏。禅学精深居某之右。于是琏应诏。引对问佛法大意。称旨。天下贤讷知人。既老休居于宝积岩。无疾而化。世寿六十有二。

  坐四十有五夏。

  (三壬子)明教契嵩禅师。字仲灵。藤州镡津李氏子也。七岁出家。既受具。尝戴观音像诵其名号。一日十万声。经传杂书靡不博究得法洞山聪公。明道间从豫章西山欧阳氏昉借其家藏之书。读于奉圣院。遂以佛五戒十善通儒之五常。着为原教篇。是时欧阳文忠公慕韩昌黎排佛。旴江李泰伯亦其流。嵩乃携所业三谒泰伯。以儒释^2□合。且杭其说。李爱其文之高理之胜。因致书誉嵩于欧阳。既而居杭之灵隐。撰正宗记定祖图。赍往京师。经开封府。投状府尹王公素仲仪。以劄子进之曰。臣今有杭州灵隐寺僧契嵩。经臣陈状称。禅门传法祖宗未甚分明。教门浅学各执传记。古今多有争竞。故讨论大藏备得禅门祖宗本末。因删繁撮要撰成传法正宗记一十二卷并画祖图一面。以正传记谬误。兼着辅教篇。

  印本一部三卷。上陛下书一封。并不干求恩泽。乞臣缴进。臣于释教粗曾留心。

  观其笔削注述。故非臆论。颇亦精致。陛下万机之暇。深得法乐。愿赐圣览。如有可釆乞降中书看详。特与编入大藏目录。取进止。仁庙览其书可其奏。敕送中书。丞相韩魏公。参政欧阳文忠公。相与观叹。探经考证既无讹谬。于是朝廷旌以明教大师。赐书入藏。中书劄子有曰。权知开封府王索奏。杭州灵隐寺僧契嵩。撰成传法正宗记并辅教编三卷。宜令传法院于藏经收附。传法院准此。由是名振海内。已而东还。属蔡公襄为守延置佛日山。居数年退老于灵隐永安精舍熙宁五年示寂。阇维六根不壤者三。曰眼。曰舌。曰童真。与顶骨数珠为五。舍利红白晶洁状如大菽。葬于永安之左。

  (四)白云守端禅师示寂。生衡之葛氏。幼工翰墨。不喜处俗。依茶陵郁山主剃发。年二十余参颙禅师。颙没杨岐会公嗣居焉。一见端奇之。每与语终夕。

  一日忽问上人受业师。端曰。茶陵郁和上。曰吾闻其过溪有省作偈甚奇。能记不。端即诵曰。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万朵。

  会大笑起去。端愕视左右。通夕不寐。明日求入室咨谕其事。时方岁旦。会曰。

  汝见昨日昨夜狐者^8□。端曰见。会曰。汝一筹不及渠。端又大骇曰。何谓也。

  会曰。渠爱人笑。汝怕人笑。端于言下大悟。辞去游庐山。圆通讷公见之自以为不及。举住江州承天。又让席以居之。而自处东堂。端时年二十八。自以前辈让善丛林责己甚重。故敬严临众以公灭私。于是宗风大振。未几讷公厌闲寂郡守至。自陈客情。太守恻然目端端笑唯唯而已。明日升座。曰昔法眼有偈曰。难难难是遣情难净尽圆明一颗寒。方便遣情犹不是。更除方便太无端。大众且道。情作^8□生遣。喝一喝下座负包去。一众大惊挽之。不可遂渡江。夏于五祖之闲房。舒州小刹号法华。住持者如笼中鸟不忘飞去。舒守闻端高风。欲以观其人。

  移文请居之。端欣然杖策来。衲子至无所容。士大夫贤之。及迁白云。海会升座。颠视众曰。鼓声未击已前。山僧未登座之际。好个古佛样子。若人向此荐得。可谓古释迦不前。今弥勒不后。更听三寸舌头带出来虚。早已参差。须有辨参差眼方救得完全。乃曰。更与汝老婆。开口时。末上一句正道着。举步时。末上一步正踏着。为什^8□鼻孔不正。为寻常见鼻孔顽了。所以不肯放心。今日劝诸人发却去。良久曰。一便下座。其门风悄拔类此。

  (癸丑)诏同天节日普度僧尼。

  (五)法师惠辨。字讷翁。华亭傅氏。号海月。受业普照。初游学天竺明智一见奇之。即尽心学教观。智将老。命居第一座。以代讲。后八年明智。韶公俾继主席。翰林沈沟治杭任威。见者多惶惧失据。辩从容如平生。遘异之。任以都僧正。东坡时为通守。作序以赠之曰。钱唐佛僧之盛。盖甲天下。道德才智之士与妄庸巧伪之人。杂处其间。号为难齐。故僧正副之外。别补都僧正一员。簿书案牒奔走将迎之劳。专责副正以下。而都师总领要略。实以解行表众而已。师既莅职。凡管内寺院虚席者。即涓日会诸刹及座下英俊。开问义科场。设棘围糊名考校。十问五中者为中选。不及三者为降等。然后随院等差以次补名。由是诸山仰之。咸以为则。讲授二十五年。学者当及千人。晚年倦于勤。归隐草堂。熙宁六年七月十七日。旦起盥濯。告众就别。合掌跏趺而化。初辨遗言。须东坡至方阖龛。四日坡至。见跏趺如生。其顶尚温。坡尽敬而去。

  (丁巳)荆国公王安石。奏施金陵旧第为寺。请真净克文住持。赐额曰保宁。

  (戊午)改元丰。

  (庚申)慈圣光献太后。是岁二月崩。会京城千座法师于庆寿殿斋。例赐椹服师名○制革相国寺六十四院。为二禅八律。诏宗本禅师住惠林。引对于延和殿问法。

  (六辛酉)吉州庆闲禅师示寂。出卓氏福州人也。法嗣南禅师。茶毗烟至舍利遍布四十余里。苏子由为铭。

  (癸亥)京城创法云寺成。

  (七)舒州投子。名义青。本青社人。李氏子也。七龄颖异。去妙相寺出家。十五试法华得度。为大僧。其师使习百法论。叹曰。三只途远。自困何益哉。入洛中听华严五年。反观文字一切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尝讲至于法慧菩萨偈曰。即心自性。忽猛省曰。法离文字。宁可讲乎。即弃去游方至浮山。时圆鉴远公。退席居会圣岩。梦得俊鹰畜之。既觉而青适至。远以为吉徵。加意延礼之。留止三年。远问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时如何。世尊默然。汝如何会。青拟进语。远蓦以手掩其口。于是青开悟拜记。远曰。汝妙悟玄微耶。对曰。设有妙悟也须吐却。时有资侍者在旁曰。青华严今日如病得汗。青回顾曰合取狗口。汝更忉忉我即便呕。服勤又三年。浮山以大阳皮履布裰付之曰。代吾续洞上之风。吾住世非久。善自护持。母留此间。青遂辞出山。阅大藏于庐山惠日寺。熙宁六年还龙舒。道俗请住白云山海会寺。计其得法之岁。至此适几十年。



作品集
相关文章: